福州过年习俗,福州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1、福州过年的风俗有哪些?1、初一 。早上要放鞭炮,然后祈年、饮屠苏(一种药酒)、序拜(即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桔子 。有的人家还要却荤食(吃素) 。早餐大多吃太平面(线面加俩蛋),以象征一年太平 。这天不煮新饭,吃昨晚做好的“隔年饭” 。
人们见面要互道"恭喜发财,合家平安"等语 。这天忌扫地倒垃圾、扫地、洗澡、用刀具、讲晦气话,一般也不吃稀饭,不出远门,晚上要早睡,俗称“斗夜灯”,比谁睡得早 。

2、初二 。福州俗称“女婿日”,是女儿女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并在女方家里吃饭 。
3、初四 。开假日,迎接灶君回銮视事,也称“接神日”,店铺都在这天放鞭炮 , 开门迎业 。
4、初七 。人日,福州俗称“人补命”,民间要取七种菜做羹,叫“七宝羹”,晚上要共食年糕,煮太平面,以表延年益寿 。
5、送灯 。初七送灯日以后,大街小巷都能见到亲家舅扛着甘蔗,蔗上挂着花灯,往姐姐婆家送灯的情景 。福州地区一般从正月初十至元宵节都进行与花灯有关的活动 。
做父母的把花灯送给出嫁的女儿 。花灯由小舅子送去,所以称"亲家舅送灯" 。春节亲家舅(小舅子)送灯,在福州城乡十分流行 。送灯即送"?。⒎窖?,外婆给外甥送灯,就是祝福女儿生子添?。硕⌒送?。娘家给婆家送灯 , 大多由亲家舅(小舅子)送 。

福州过年习俗,福州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2、福州人过春节有什么习俗??福州人过春节的习俗:
1、正月初一
过去正月初一晨起时分,各家敞开大门 , 焚香鸣炮,喜迎新年 。
福州人正月初一的早餐必吃太平面(线面、鸡肉、鸭蛋,取福州话谐音,如“鸡”音似“系、羁”,鸭蛋音似“压浪”),以祝一年中福寿绵长 , 太平如意 。正月初一这天不煮新饭 , 也不吃稀饭,比较普遍的是吃“隔年饭”(岁饭,平时也叫做“炊甑饭”) , 在新年吃“隔年饭”是讨个“年年有余”的吉利 。
2、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在福州民俗里,这一天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夫婿也要同行 。回娘家时 , 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红包 , 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此日又称“迎婿日” 。
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女婿吃过饭要陪老人聊聊天,听听岳父母的教诲 , 并且主动邀请二老的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然后再告辞回家 。
3、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 , 过去福州人人外出访亲拜友,互贺新年 。早上外出 , 逢人第一句都要说“恭喜”、“发财”、“平安”等吉利话,对方也报以相应“平安,齐发”等 。凡亲友来贺者,除招待茶、烟、瓜子之外,另款待以点心 。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拜年钱”、桔子或糖果 。福州童谣:“拜年拜年,掏桔分钱” 。
4、正月初四
到了正月初四这一天,民间习俗有守在家里不出门迎“灶神”回民间的说法,灶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也称灶王爷 。
在腊月廿三这天,人们恭送灶王爷回天庭汇报工作,因此有了祭灶 。正月初四 , 灶王爷汇报完工作,又要重新回到人间,继续监察人间的善恶,因此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中,准备好供品,并焚香、点烛、燃放鞭炮恭迎灶王爷回来 。尽管民俗很多说法没有依据,但这些习俗本身承载了人们祈福避祸的美好愿望 。
5、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是民间传说中财神的生日,所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迎财神 。
按照习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正月初一起就关张了 , 而正月初五恰逢财神生日,家家又都重新开张 , 因此求财是这一天的重要主题 。
6、正月初六
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 。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鬼、穷神 。诗人姚合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
7、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日,是人的生日(据传说,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初三为猪,初四为羊,五为牛,六为马,七为人) 。古称“人胜节”,一般吃太平面,也吃取七种菜(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 。其中,芹菜和葱寓意聪明 , 蒜寓意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加米粉制成羹,叫做“七宝羹” , 晚上也吃年糕,人们在这一天以拜斗的形式为家人祈福平安 。
8、正月初八
福州熟语:“元宵但看初八灯” 。按照福州习俗,从初八开始是送灯的日子 。正月期间 , 福州民间有送灯的习俗,对出嫁之女,娘家每年例必送灯,因福州方“灯”与“丁”谐音,取添丁之意 。
旧时,初八前后 , 乡村路上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亲家舅扛着蔗 , 蔗上挂花灯往姐姐婆家送灯的情景 。送灯是很有讲究的,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第二年如未生育,则送“天赐麟儿”灯、“孩子坐盆”灯,第三、四年如再未生养,便送“桔”灯,寓为“焦急”之意 。生育后可送“状元骑马”灯、“天赐麒麟”灯等,直送到外甥16周岁为止 。
9、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新春家祭,是为“上采(纸)”,各家备牲醴在祖先前供奉 。过去在福州市区及其周边乡村的人们十分重视这个环节,“上采(纸)”日当夜,家家户户开始张灯 , 一般元宵灯展会也在此夜正式亮灯,一直持续到元宵之夜,所以,娘家人务必要在此日前将送花灯到婿家 。
10、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亦谓上元佳节,又有中国狂欢节、情人节之称 。元宵节是新一年中的头次月圆的节日,以前福州元宵节,不仅灯市辉煌,还有摆设鳌山,举办赛神会 。“春灯绝胜百花芳,元夕纷华盛福唐;银烛烧空排丽景,鳌山耸处现祥光”,此诗描绘昔日闽都灯市和鳌山的盛景 。元宵之夜 , 南后街人潮涌动 , 观灯赏月,热闹异常 。
扩展资料:
福州自古就有“海滨邹鲁”之称 。福州元宵风俗严肃而活泼,浪漫而美妙 。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深含诙谐的幽默感和浓浓的“虾油味”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旧时,福州元宵闹花灯 , 成为春节的重头戏 。
1、堂――辞旧迎新大扫除
扫除、清洁、好过年 。旧颜换新貌 , 岁尾迎岁首,穷富都一样!这年前的大扫除,福州人称为“筅xian雪堂”,在福州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 。每年十二月中,先择晴日、把家庭内部、天花板、厅堂、杂特间等打扫干净,清理垃圾,疏通水沟,而后洗剧门庭,有的还将大柱,门楣等洗得干干净净 。至于家具、厨具等,也分日一一清拭 。
旧式福州家庭每年的清扫工作和连家船民有密切的关系 。每当年尾,闽江沿岸的连家船民就会上岸,带着特制的木桶替人洗房子,洗的工具不是一般的扫帚,而是采集新鲜竹叶做成的扫帚,谐音“富足”“满足” 。
2、祭灶
福州祭灶神有个讲究,要祭两次 , 分“祭素灶”和“祭荤灶” 。那时,家家户户恭送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当然要拿好东西招待,所以农历十二月廿三,人们会拿好酒好菜招待灶王爷,叫做‘祭荤灶’ 。但是又怕他上天的时候,一身的酒气惹玉皇大帝不高兴,还醉醺醺得胡乱汇报,所以等到农历十二月廿四送他上天的时候只拿水果、蔬菜等素食招待他,叫做‘祭素灶’ 。
祭灶就像是过年的前奏 。特别是祭灶完可以吃的灶糖灶饼,比如说老鼠儿(学名叫寸枣)、灶婆饼、麻生糕、金钱饼、红纸包、炒米糕等等让家里的小家伙们垂涎不止 。
祭灶那天,爸妈忙得团团转 , 一家人早早地吃完晚饭,就开始忙活着清洗锅盖和灶台的边边角角 , 然后才拿出准备好的精致菜肴十道 , 摆在灶台上,点上香烛,倒上米酒,摆上代表“甜甜蜜蜜”含义的马蹄和甘蔗 。天黑了,开始祭灶了 。焚香祭拜灶神爷爷,虔诚地许个心愿,然后放鞭炮,所有的都结束后 , 小家伙们就开始欢呼雀跃地享受灶糖灶饼了 。
3、做小岁:祭拜至少一整天
福州人都知道,除夕又叫“做大岁”,而在除夕的前一天晚上 , 是老福州们“做小岁” , 也就是祭祖宗拜天地的时候 。依伯依姆们说 , 祭祖宗,摆祭品是件很繁琐的事,要一整天的时间 , 做小岁为的就是一家人能在年三十的晚上好好团聚 。
“做小岁”这天一项重要的活动是(祭拜),早上到祠堂的大厅祭、中午到家里的大堂祭 , 下午还要到房间里祭……在厚厚的蒲团上,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拜拜”好像没完没了,屁颠屁颠跟在大人后面的小孩童却乐此不疲 。
4、除夕:年夜饭很讲究
福州有句老话: “好囝不赚卅暝晡(意思是:好孩子不赚大年三十晚上的钱)” 。即使远行经商、打工的福州人 , 在除夕前一定会返家过年 , 合家团圆,吃顿团圆饭 。
在以往的习俗里,除夕晚是不能走家串门,要全家聚在一起,“人不齐不开饭” 。在老福州人的眼里,过年的高潮就体现在年夜饭上 。
福州人的年夜饭很讲究,福州人很重视年糕,祭祖时年糕得切片油煎 , 然后盛在盘里摆上供桌 。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团圆饭桌上的一道饭后甜品,即使不吃 , 饭桌上也少不了它 。此外 , 红糟鸡、福州鱼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团圆饭桌上的美味食品 。就说太平燕吧 , 是以肉燕加鸭蛋烹调,因福州话“蛋”叫“卵”,鸭卵音谐“压乱”,有平安之意 。一家人在家吃得热热闹闹、平平安安的,才有“年味儿” 。
拓展资料: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隶属于福建?。?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 。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 。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 。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福州
【福州过年习俗,福州过年的风俗有哪些?】1、筅堂(扫房)
福州地区在春节前的“腊月十五”后,就开始打扫屋宇房舍了,福州人称之为“筅堂”的习俗 。
2、尾牙
“尾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最亮的月牙 , 是商家特有的节日 。这一天 , 商家要设宴款待辛苦了一年的员工 , 向他们表示感谢 , 并向学徒们发"鞋价" 。单位发"年货"此俗至今仍延续,特别是台湾地区 。
3、祭灶
腊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为“祭灶”,也是福州祭祀灶神的节日 。福州祭灶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百姓二十四日祭灶,水上人家二十五日祭灶 。“祭灶”要供灶糖、灶饼,按传统 , 灶糖灶饼是外公外婆送的 。有几个外甥就送几包 , 还要加“花面壳” 。
4、分年
祭灶后,春节便拉开了帷幕,廿五日后开始蒸年糕,置办年货,备鸡、鸭、鱼、肉、酒等,祭祀祖先、天地神,谓之“分年” 。
5、送年
亲友间互赠年礼,曰“送年”,节日气氛日浓 。女儿女婿向岳父母送年礼,谓之“送年” 。
特别在女儿出嫁头一年,临近春节年关,女儿女婿要向娘家送年礼,出嫁的女儿要与女婿一齐,向父母送年礼,其中有一床“糖裸”(年糕),一双“草鱼”或“鲢鱼”,一只“f柄”(猪蹄) , 一只红鸡角(公鸡)及福桔等 , 表示女儿女婿孝顺父母,感谢养育之恩,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
拓展资料: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扫尘、贴春联、拜岁、点爆竹、拜年等等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燃放爆竹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 , 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 , 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
春节 , 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 , 传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
在童话传说中,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春节习俗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春节习俗
福州属于福建 , 因此春节的习俗和福建的相同 。
1、春节期间,福建民间有祈福祭祀习俗,人们会在院落、居室、灶房、仓房、畜棚也会贴满不同体裁形式的年红 。年红寄托着家人美好期盼,亦可将宅院装饰一新,烘托出节日气氛 。
老福州过春节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岁末廿四到除夕,祭灶迎春祭祖守岁;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四 , 拜年访友讨压岁钱;正月十五到正月十八 , 观灯迎神闹元宵;正月廿九这天送拗九粥,春节结束 。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门拜年之前,必须先祭天,竹篾饭是必备的祭品 。
2、福建闽南农村的过年习俗有着自己的特色 。在农村 , 农户房多门多 , 房门两侧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 , 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的意思 。
3、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 。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 。
4、新年迎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习俗活动 。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成为乡村“做年”(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
扩展资料:
福州人的其他习俗:
1、福州的生活习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反映了福州人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习尚的传统 。
所有的民俗,“都是前人做后人传”(福州俗语),因鸭蛋与福州话发音“压浪”谐音,渔民出海祈求没有风浪,也有“压乱”的意思,故福州人称它为“太平蛋” 。遇喜宴、生日、饯行、过九(虚龄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面 。
2、福州传统有个“拗九节”,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在正月廿九煮“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迄今福州郊县仍保持此俗,但城区的“拗九节”却渐渐被“母亲节”所代替,一到这个节,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 。在酒楼里也可以看到为父母亲而设的宴席 。
3、食俗,闽菜世界闻名,福州人的口味偏甜、酸 。当地的风味小吃有鱼丸、拌面、肉燕、虾酥、蛎饼、光饼、鼎边糊、春卷、炒粉、福州线面等数十余种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州(福建省省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习俗
福州的春节习俗富有浓厚的闽东风情,跟北方人的春节习俗相比更具有自己的特色 。过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年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依据老福州的传统,从腊月十九(尾牙)一直到正月二十九(拗九节)都算过年,历时45天,这在全国各地都比较罕见 。过年的头等大事就是置办年货,老福州把办年货叫做“汇年料” 。
福州地区在春节前的“腊月十五”后 , 就开始打扫屋宇房舍了,福州人称之为“筅堂”的习俗 。
尾牙 。“尾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最亮的月牙 , 是|商家|特有的节日 。这一天,商家要设宴款待辛苦了一年的员工,向他们表示感谢 , 并向学徒们发"鞋价" 。单位发"年货"此俗至今仍延续,特别是台湾地区 。
祭灶 。腊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为“祭灶”,也是福州祭祀灶神的节日 。福州祭灶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日祭灶 , 百姓二十四日祭灶 , 水上人家二十五日祭灶 。“祭灶”要供灶糖、灶饼,按传统,灶糖灶饼是外公外婆送的 。有几个外甥就送几包,还要加“花面壳” 。
分年 。祭灶后,春节便拉开了帷幕 , 廿五日后开始蒸年糕,置办年货,备鸡、鸭、鱼、肉、酒等,祭祀祖先、天地神,谓之“分年” 。
送年 。亲友间互赠年礼 , 曰“送年” , 节日气氛日浓 。女儿女婿向岳父母送年礼,谓之“送年” 。
特别在女儿出嫁头一年 , 临近春节年关,女儿女婿要向娘家送年礼,出嫁的女儿要与女婿一齐 , 向父母送年礼,其中有一床“糖裸”(年糕),一双“草鱼”或“鲢鱼” , 一只“f柄”(猪蹄),一只红鸡角(公鸡)及福桔等,表示女儿女婿孝顺父母 , 感谢养育之恩,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
福州话里“灯”与“丁”谐音 , 意在希望女儿早生贵子,所以就有了“亲家舅送灯”的习俗 。“送灯”的时间在年后 , 一般在正月十一左右 , 娘家在这段日子必须送花灯到女儿夫家 。“送灯”很有讲究 。姑娘出嫁头一年,送的是“观音送子”灯,第二年送“孩儿坐盆”灯 , 第三年送“状元骑马”灯 。如果第二年仍未生养,就加一盏桔灯,这是因为福州话“桔”与“急”谐音 。
如果已有子女,一个孩子就加送一盏 , 灯的盏数要超过子女数量,如关刀灯、走马灯、绵羊灯等 。送灯时,将灯挂在两根甘蔗两头,由亲家舅扛着到亲家母家里去,灯送到时,亲家母或姐夫要煮太平面给亲家舅吃 , 还要给压岁钱 。
福州过年习俗,福州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3、福建的习俗有哪些?福建各地人过年的十大习俗:
1、福州人特别喜欢红色,认为红色代表吉利 。在祭灶、供供时时一般会贴上一小张红纸 。
2、过年时,福州家庭都会备足桔子 , 以示“福”“吉” 。福州人特喜欢一种颜色鲜红的桔子,叫“福桔” , 尽管他有些酸 。客人来了首先端上桔子和瓜子,大人们对来拜年的小孩除了送压岁钱外,还会加给两个桔子 。
3、在福州一带 , 长面是过年饮食中必备的食物 。长面,也叫长寿面 。正月初一,福州人第一顿饭必须吃细长面 , 寓意“长年平安” 。
4、在闽西 , 鸡肉是客家人过年的重要菜肴,按客家人风俗,鸡头应由长者吃,鸡翅膀要给出门做活的男人吃 , 鸡腿通常要留给读书的孩子吃 。
5、客家人把过年餐桌上发生的诸事都看作“大吉大利”,如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碗被摔碎当作会添丁,筷子掉落了看成是有食缘等 。
6、在泉州等闽南地区,过年餐桌上一定要有芥菜,芥菜在闽南方言中也称“长年菜”;也有人家的餐桌上摆“韭菜”,“韭”与“久”谐音,寓意长寿 。
7、由萝卜和面粉做成的萝卜@在平潭、闽南人的过年餐桌上也必不可少,他们称萝卜为“菜头”,意为“好彩头” 。吃蔬菜时,通常不用刀切 , 整条蔬菜洗净后连根煮熟,以祝父母长辈长寿 。
8、老福州人还有送灯习俗,“送灯”得说“送丁”,因为福州方言灯与丁谐音 。因此福州素有元宵送灯的习俗,寓意多子多孙多福 。外婆给外孙、外孙女送灯和花面罩也是福州人一个重要习俗 。
9、闽北、闽东过年必做黄@,这是一种用粳米蒸炊、打细后做成的糕点 。当地人在祭祀、供供时必备的 。
10、莆田人新年初二不出门见客人 。他们除了大年三十过年,正月初四也过的非常大 。
福州过年习俗,福州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4、福建春节习俗是什么?福建春节习俗是:
1、祈福祭祀
福建春节有祈福祭祀的习俗 。大年三十当天,每家每户都会用红纸剪出各种花鸟鱼虫、植物花卉的年红 , 然后将其贴在家里的房间、窗户、牲口棚、灶台等地方,营造喜庆吉祥的氛围 。
2、外出拜年
福建春节有外出拜年的习俗 。正月初二初三,家里的晚辈会前往长辈家中拜年,并送上饼干、水果等礼品,而外嫁的女儿也会带着孩子、丈夫回到娘家,和家人团聚 。
3、放爆竹
福建春节有放爆竹的习俗 。正月初一清早 , 福建人就会在家门口点燃爆竹,爆竹炸完后会留下一地的红纸,有着开门红的寓意,而且春节期间红纸不能清扫 , 有着希望家人平安健康的含义 。
4、 过尾牙
尾牙节流行于闽台之间,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传统节日 , 与东南沿海的土地神崇拜有关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福州人的年,往往就是从腊月十六日过尾牙这天开始的 。
5、办春酒
办春酒,少不了福州特色的食肴春饼 。春饼的做法是,在用面粉做的薄皮上铺油酥的苔菜,卷上炒熟的豆芽、韭菜、香干、肉丝、虾干等馅料,讲究的人家用油炸,叫炸春,酥香可口,有“春到财到”“春卷包财”之寓意,历来为上下杭商家津津乐道 。
福州过年习俗,福州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5、福州春节的风俗有哪些?福州春节的风俗有:
1、祭天、拜年
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门拜年之前,必须先祭天,竹篾饭是必备的祭品 。在福州的正月初一,各家各户会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 。
正月初二 , 在福州的民俗里,这一天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夫婿也要同行 。
2、过尾牙
尾牙节流行于闽台之间 , 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传统节日,与东南沿海的土地神崇拜有关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福州人的年,往往就是从腊月十六日过尾牙这天开始的 。
3、办春酒
办春酒,少不了福州特色的食肴春饼 。春饼的做法是,在用面粉做的薄皮上铺油酥的苔菜,卷上炒熟的豆芽、韭菜、香干、肉丝、虾干等馅料 。
讲究的人家用油炸,叫炸春,酥香可口 , 有“春到财到”“春卷包财”之寓意,历来为上下杭商家津津乐道 。
4、拗九粥
农历正月二十九日为拗九节,这是福州语系独有的传统节日,其习俗是吃拗九粥,来源于孝子“目连救母”的故事 。
这天清晨 , 民间各户以糯米煮粥,佐以花生、桂圆、红枣、荸荠、芝麻、红糖等,烹制成拗九粥 , 先献荐祖先,再孝敬父母 , 然后合家当早餐 。
以前,福州人还会在煮好的拗九粥中加上一个削好的荸荠,这个荸荠的头要留着,意思是多子多孙 。
5、观灯迎神闹元宵
元宵节当晚,福州家家户户把花灯点亮高高挂在门前,互相观赏 。有的地方还举办元宵灯会,有猜灯谜、舞龙灯、踩高跷、游旱船和舞狮等活动 。
城郊各乡村还举行迎神活动,晚上进行“巡洋”(到田野、村庄巡回),抬出菩萨神明,高照 , 凉伞,十番乐队,大人小孩举灯,烧香、放鞭炮 。各家门前摆上贡品,祈求神明菩萨保境安民,来年风调雨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