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虞 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带虞字 诗词淮南丞相坐赠歌者虞姹 赵嘏 绮筵无处避梁尘,虞姹清歌日日新 。
来值渚亭花欲尽,一声留得满城春 。
怀钟陵旧游四首 杜牧 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璧截肪鲜 。
歌谣千里春长暖,丝管高台月正圆 。
玉帐军筹罗俊彦,绛帷环佩立神仙 。
陆公余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执鞭 。
琴曲歌辞·湘妃列女操 鲍溶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 。
竹上泪迹生不尽,寄哀云和五十丝 。
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宝琴遥嗣续 。
三湘测测流急绿,秋夜露寒蜀帝飞 。
枫林月斜楚臣宿,更疑川宫日黄昏 。
暗携女手殷勤言,环佩玲珑有无间 。
终疑既远双悄悄,苍梧旧云岂难召,老猿心寒不可啸 。
目眄眄兮意蹉跎,魂腾腾兮惊秋波 。
曲一尽兮忆再奏,众弦不声且如何 。
湘南曲 戎昱 虞帝南游不复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
昨夜月明湘浦宿,闺中珂佩度空山 。
虞美人 杜安世 江亭春晚芳菲尽 。
行色青天近 。
画桥杨柳也多情 。
暗抛飞絮惹前行 。
路尘清 。
彤庭早晚瞻虞舜 。
遥听恩迁峻 。
二年歌宴绮罗人 。
片云疏雨忍漂沦 。
泪沾巾 。
...
古代诗词中”埙虞一词有何典故? 据《诗经?小雅?何人斯》载伯氏吹埙,仲氏吹篼 。
”郑 玄笺曰伯仲喻兄弟也 。
我与汝恩 如兄弟,其相应和如埙庚 。
”埙、庚都是古代的乐器 。
后代诗人以此典比 喻兄弟和睦或友情深厚 。
唐?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诗曰:“埙庞鸣自合,金石莹逾新 。
”唐?韩愈寄崔二 十六立之》诗曰:“迢递山水,何由座埙庞 。
”宋?杨亿 次韵和盛博士《寄赠虞部李郎中之什》诗曰埙琥欢并奏,龙虎成行 。

虞人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虡策)《左传?襄 公四年》记周武王太史辛甲命百官 各为箴辞,虞人(周代掌管山泽、田措的官员)作《虞人之箴》曰.?“芒芒 禹迹,画为九州 。
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
在帝夷羿,冒于原鲁,忘其国恤,而思其麋牡 。
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 家 。
兽臣司原,敢告仆夫 。
”即规劝天子不要贪恋打猎而不顾国家 。
后用 作谏猎的典故 。
南朝?齐?谢眺《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 “虞箴罔奏传声 。
”唐?白居易《寄唐生》:“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 。

关于怀乡的诗词2首,要带诗人简介,快!!!!!!!!!!! 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故乡遥,何曰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作者简介: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
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 。
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
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
词文赏析:(前人评周邦彦写词“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变化,回环 。
” )——张炎《词源》 。
1.“燎沉香,消溽暑” 。
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赏析“呼”和“语” 。
A.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 。
“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
B.反衬:“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以闹写静写法,3.“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清新的绿荷叶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 。
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 。
一“举”字,写出了荷叶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机,动景如生,令绵绵的上片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 。
视点上,作者是很考究的 。
先一个雨珠,后扩大、降低到水面,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在摄影一样 。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
4.总结上片: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