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思想政治高的古诗词 高中思想政治的尴尬

说思想政治高的古诗词 高中思想政治的尴尬

高中语文古诗赏析的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术语高考语文必备术语及诗歌鉴赏方法集锦、常见意象示例一、高考试题题干是解题的“线索”,它给考生指示答题方向、范围、要求等 。
读懂题干,才能从容抓分 。
纵观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题干中隐含着一些相似的“常用术语” 。
总结如下:表达方式 :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
写作手法: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 “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
修辞手法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
语言特点: 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
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
议论文题目:论点型、论题型、关系型、寓意型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的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廖法 。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
有何作用:回答文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的赋分点所在,将其理解清楚,可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
二、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1、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
2、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介绍事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体物入微或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诗情画意 。
3、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简洁或洗炼(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或明白如话(不雕饰,不加修饰)、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
4、文章结构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或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
5、其它 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 、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 。
三、诗歌赏析方法 1.应试策略: (1)掌握必要的赏析(鉴赏)知识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 。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
表现手法:如烘托,衬托,虚实,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 。
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
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 。
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语言特色:清新——用语新颖,平淡——质朴真切,绚丽——绚烂奇幻,明快——一语破的,含蓄——意在言外,简洁——言简意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