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赞誉( 四 )


摘抄赞美毛主席品质的好词一、 描写人的品质: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 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三、 描写人物仪态、风貌: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四、 描写人物神情、情绪: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神采奕奕欣喜若狂...
毛泽东赞美解放军的诗句 。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 。
在同时代的革命领袖人物中,他更具有鲜明的诗人气质和风采,这是由于他的兴趣、爱好和深厚的素养所使然 。
他的诗词创作成就,一方面与他作为伟大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的恢宏气魄和宽广胸怀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刻见解有直接关系 。
从毛泽东关于诗词与欣赏的见解和主张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创造无产阶级新文化的 。
为了深入说明这一点,本文不能不涉及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些有关问题 。
一、肯定“诗言志” 。
1945年毛泽东为诗人写了“诗言志”的题词 。
这既是他关于诗的一种见解,也是他对诗人的一种主张和号召 。
所以关于“诗言志”的内涵,必须加以说明 。
“诗言志”之说,屡见于先秦以来的古籍,为历代优秀诗人所遵循 。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人对于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作为中国诗歌最基本的审美创造原则,一直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诗歌史 。
这样的诗歌传统,必然被毛泽东所接受 。
他青年时代在湖南师范读书时写的《讲堂录》,就记述了关于诗歌特征的一些语录,这些语录自然反映了他当时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 。
录中所记“有情而后著之于诗,始美且雅”;“性情识见俱到,可与言诗矣”等,就属于“诗言志”的范畴 。
他从青年到中年写的诗词作品,也鲜明地表现了忧国忧民、奋发有为的豪情壮志 。
因此,他在抗战期间提倡“诗言志”,就不是偶然的了,而且他又使这条古老原则增添了新的光彩 。
但是,毛泽东不仅肯定了“诗言志”的积极内涵和优秀传统,而且又给它赋予了新思想、新内容 。
关于“诗言志”的“志”,他没有直接进行诠释,但我们可以从他的大量诗词品评中看出来 。
从1937年到1944年期间,他在给何香凝、柳亚子、萧三等人的书信中,屡屡以不可抑制的激情,赞美他们的诗中所表现的那种不被恶势力所压倒的“骨气”和为民族解放全力以赴的“战斗”,就清楚地表明了他之所谓“诗言志”的新内涵 。
毛泽东自己的诗词所表现的“志”,不论是战争年代的作品还是和平时期的作品,都具有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可欺侮和独立自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铮铮骨气,具有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战斗豪情 。
二、注重“诗格” 。
1945年秋,毛泽东由延安到重庆谈判期间,曾多次致函柳亚子 。
其中有云:“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
”这里所说的“一首词”,指的是1936年2月他写的长调词《沁园春·雪》 。
这里所说的“诗格”指的又是什么呢?关于“诗格”,在中国古典诗学中也是由来已久的 。
它的含义大致有这样几种:一种是指诗的体制、格式或格律;一种是指诗的品格、风格或格调 。
毛泽东所说的“诗格”是属于后者 。
因为他在寄词之前,曾收到柳亚子的赠诗,并当即复信赞赏:“先生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 。
”这就为他的“诗格”作了注解 。
陆游和陈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力主抗战,反对求和;所作诗词,慷慨激昂,为历来诗评家推为高格 。
然而毛泽东竟以为柳亚子超过了陆游和陈亮,其诗格之高可想而知 。
毛泽东说自己的《沁园春·雪》略近于柳诗,显然是谦逊之辞,但也说明了他是多么重视“诗格” 。
柳亚子接读毛词后,极为激动,赞赏不已,当即次韵奉和,盛赞毛词高格:“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 。
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 。
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 。
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
”其中“黄州太守”,指的是北宋大词人苏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