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赞誉( 五 )


他打破了唐五代以来婉约词风的传统,开创了豪放词风的新生面 。
柳词所谓“稼轩居士”,指的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 。
辛弃疾将豪放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
柳亚子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就是这样的词坛巨擘的豪放高格,也是比毛词逊色的 。
在“诗格”上,柳对毛之评价,大体说来不算是溢美,毛词《沁园春·雪》确是绝唱,自有词这种艺术形式以来,以《沁园春》的词牌咏雪的,还没有如此雄浑的作品,千古词人向他折腰敬服是可以想见的 。
值得研究的问题是,毛泽东为什么将“慨当以慷”的作品视为高格?这是因为中国文学史历来以“建安风骨”为高格,而“建安风骨”就是以“雅好慷慨”为其特征的 。
毛泽东所说的“慨当以慷”一语,就出自领导“建安风骨”的曹操之《短歌行》 。
1949年所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又用此语:“天翻地覆慨而慷 。
”总之,他很喜欢“慨当以慷”的作品 。
关于这个问题,他自己作了回答,即给柳亚子信中所说的:“读之使人感发兴起 。
”这句话十分重要,因为它将慷慨高格的审美价值的精髓很集中地提炼出来了 。
三、崇尚“诗味” 。
关于“诗味”问题,是毛泽东于1957年1月12日给臧克家等人的信中提出来的,在1965年7月21日致陈毅的信中有比较深入的探讨,因此是他十分重视的诗歌理论问题 。
“诗味”的“味”,也是一个最富于中国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它的形成非常有趣 。
“味”,本来是一个味觉概念,把它引入艺术领域也是源远...
毛泽东赞美山的诗句有哪些?1935年2月)山,刺破青天锷末残,快马加鞭未下鞍,山头鼓角相闻 。
(《西江月·井冈山》,无限风光在险峰,1959年7月1日)翻身跃入七人房,1928年秋)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
(《五律·看山》,1955年)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
(《七绝·五云山》,1955年)曲樯动,龟蛇静……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
(《水调歌头·游泳》,1961年)天生一个仙人洞,1930年2月)雾满龙岗千嶂暗……不周山下红旗乱 。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
(《沁园春·长沙》 。
(《七律·答友人》,今朝更好看 。
惊回首,1959年6月)一山飞峙大江边 。
(《清平乐·会昌》,1925年)烟雨莽苍苍,帝子乘风下翠微 。
(《七绝·莫干山》 。
(《十六字令三首》,1959年)九嶷山上白云飞,1931年春)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 。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年夏)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装点此关山 。
(《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
山,跃上葱茏四百旋 。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热来寻扇子,回首峰峦入莽苍,黑手高悬霸主鞭: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
(《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钟山风雨起苍黄 。
(《七律·登庐山》,1934年夏)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忆秦娥·娄山关》 。
(《七律·到韶山》 。
奔腾急,1956年6月)红旗卷起农奴戟,1934年到1935年)五岭逶迤腾细浪 。
天欲堕,冷去对佳人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离天三尺三,倒海翻江卷巨澜,乌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里雪,……(《七律·长征》,莽昆仑……而今我谓昆仑,要向潇湘直进 。
(《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年)山下旌旗在望,1935年10月)横空出世,赖以拄其间 。
山,1965年5月)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1961年)久有凌云志,百万雄师过大江 。
(《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匡庐一带不停留,龟蛇锁大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七律·为李进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
(《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头上高山,重上井冈山,万马战犹酣,风卷红旗过大关
毛泽东的全部名言诗词毛泽东诗词全集--------------------------------------------------------------------------------七古 咏蛙一九一零年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一九一八年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四言诗 祭母文一九一九年十月呜呼吾母 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艰辛备历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 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 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 一则恨偏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 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 不存欺心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 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 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 传遍戚里不染一尘 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精神痛苦 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 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 酸心结肠但呼儿辈 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 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 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 盛德所辉必秉悃忧 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 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 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 精禽大海呜呼吾母 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 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 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 时则苦短惟挈大端 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 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虞美人 赠杨开慧一九二零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贺新郎 赠杨开慧一九二三年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沁园春 长沙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菩萨蛮 黄鹤楼一九二七年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 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一九二八年秋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 蒋桂战争一九二九年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洋再现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 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 元旦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 清流 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山下 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夏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菩萨蛮 大柏地一九三三年春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行动上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清平乐 会昌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 其一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 其二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 娄山关一九三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