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西楼 诗词 醉 诗词( 五 )


廖廖八字将日夜思念、悲愤交加、郁愁难解的心情概括地描述出来 。
有荡气回肠之至 。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这三句均写梦境 。
在梦境中又重现了昔日南唐春季去游上苑时的欢乐情景 。
“车如流水马如龙”这句话出自《后汉书·马皇后纪》本该为:“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在唐诗中也有成句:“车如流水马如龙,仙史高台十二重 。
”尽管前人一再说过,却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一经李煜入词,便成佳句 。
原因在于:一是出现在梦境中,富于迷离惝之感;二是有上下文烘托,犹绿叶之扶红花 。
此句虽只七字,却写出了内苑车马喧阗的景象,而词人游兴之浓,亦寓于字里行间 。
紧接着再加上一句充满赞叹情味的结尾——花月正春风 。
这一句写出了游赏时间和观赏对象;同时还象征着李煜生活中最美好,最春风得意的时候 。
这一句将梦游之乐推向最高潮 。
而词却就在这高潮中陡然结束 。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实际上作者更想表达的是今日处境的无限凄凉 。
梦境越是美好,现实就越是悲惨 。
这是一种“正面不写,写反面”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 。
这首小词, “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达到高峰 。
“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的高妙手法,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两说都可通 。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
“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
跪求:关于“梧桐”的诗词!!!最有名的,当数李清照的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还有李后主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 。
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白居易: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孟郊:烈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晏殊:清平乐春来秋去 。
往事知何处 。
燕子归飞兰泣露 。
光景千留不住 。
酒阑人散忡忡 。
闲阶独倚梧桐 。
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
李清照 :忆秦娥临高阁 。
乱山平野烟光薄 。
烟光薄 。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
断香残酒情怀恶 。
西风催衬梧桐落 。
梧桐落 。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
苏轼 :鹧鸪天(佳人)罗带双垂画不成 。
殢人娇态最轻盈 。
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 。
无限事,许多情 。
四弦丝竹苦丁宁 。
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 。
苏轼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梧桐叶上三更雨 。
惊破梦魂无觅处 。
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
梦中历历来时路 。
犹在江亭醉歌舞 。
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
还有很多很多 。



...
苏东波诗词 七绝·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