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风流诗词 一叶风流( 四 )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 。
其实,冯延巳《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 。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
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 。
【赏析】此作题一作“春景” 。
上片写暮春自然风光 。
从郊游少年的视角,由小到大,由近渐远地展开,极富层次感、色彩感和运动感 。
“天涯何处无芳草”,既是对暮春景色拓开一景,又点化游春少年的惆怅,引发下片境界 。
下片写自然背景中的人事:一道短墙将少年与佳人隔开,佳人笑声牵动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烦恼 。
自然春意与人事春情相绾合,优美地表现出在流走跃动的春之气息中,惜春少年微妙的恋情之萌动及转瞬便迷失的怅惘 。
有声有色,情韵悠远,颇富婉媚绰约的风姿 。
是一篇天韵圆转的佳作 。
《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 。
时青女(指秋霜)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 。
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 。
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 。
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
’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妆又伤春矣 。
’遂罢 。
朝云不久抱疾而亡 。
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
”蝶恋花欧阳修(一说冯延巳)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
【赏析】本词抒写了一片难以指实的、浓重的感伤之情,大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那种对于整个人生的迷惘和得不到解脱的苦闷,词中也同时包含着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以及他甘心为此憔悴的执着感情 。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表现了主人公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状,语淡而意远 。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①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赏析:上阙一开端即描绘出思妇所外的典型环境,三个“深”字,极见庭院之深邃了 。
通过刻画描写,一位幽闭深闺女的贵族女子,因为薄幸之人一味追求狭邪之游的愁苦心情便跃然纸上了 。
下阙,“三月暮”点出时令,“雨横风狂”,描述气候特征 。
此时此景只有掩起门户独守空房,发出“无计留春住”的悲叹 。
结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历来受人赞赏的名句 。
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译文】围栏里薄雾笼罩着菊花,显得心情压抑;兰草上沾着露水,仿佛在伤...
寻找关于风流豪迈的诗词(唐诗宋词都行) 、酒:李白 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广陵赠别: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
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 。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