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 嘉宾 水准 中国诗词大会嘉宾老师( 四 )


特别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更加认真学习古诗词,让传统文化成为复兴的一种力量,引领着我们大步向前 。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400字《中华好诗词》是一档古诗词记忆闯关节目 。
在这个节目中,不仅有风趣幽默、谈吐不凡的著名主持人王凯,有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大学士赵忠祥等老师为嘉宾,还有热爱诗词、记忆超凡的选手们 。
来自宝岛台湾的参赛选手孔繁锦先生,家学渊源、博闻强记且机智敏捷,一路过关斩将,夺得赛段擂主宝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节目虽然带有很大的娱乐性在里面,但是富有意境的一句句诗词和一幅幅绘出诗词意境的沙画,让我又重温了高中以前的诗歌学习,犹记得那时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古人们用简洁语言描绘出充满意境的画面和各种情感,这是当今我们白话文永远无法相媲美的 。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但试想如今有多少人能熟识,有多少人是主动的因为热爱而去接触、背诵和运用,更多的是因为要考试,要争高分而去学习、背诵,根本就无所谓的运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
倘若我们现代人再继续以这种应试状态去接触瑰宝,我想过不了多久,悠久的诗词文化将会丢失,中国传统文化将变得一片空白 。
如今时代,更多的是忙着在游戏上消遣,在微信、QQ上转发着各种八卦消息,等着那些喜欢诗词的人一个个老去的时候,还有没有人会想起那些优美的诗词 。
...
《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好看1综艺节目的清流,生活的调节剂如果说《见字如面》这种类型节目的成功是基于文化,那么《中国诗词大会》亦是如此 。
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一样,《中国诗词大会》是基于对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更是发展和创新 。
把中国最影响深远的诗歌搬上综艺的舞台,以比拼竞赛的形式,寓教于乐,让更多人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意见表达方式 。
这样的表达方式,相比之于同类型的综艺节目,她不卖腐、不卖笑、不卖故事,所有人除了简单的介绍,都是靠实力对阵,没有半点所谓迎合大众之类的其他意图 。
而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看这一档节目是轻松的,有意思的,没太大压力的 。
本身的文化底蕴,赋予了节目不可或失的色彩,引人注目 。
2节目环节新颖,大众参与度高同样地,这档节目的形式也是很新颖的 。
一共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个人追逐战,场上选手和场下百人答题团一同答题 。
场下百人答题团未答对人数计为场上选手答题得分 。
每人九道题,一共四个场上选手,最后按分数高低留下一个人 。
第二个环节是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 。
场下答题正确率最高的和在个人追逐战中获胜者轮流说诗 。
在给定的概念词中,一人一句,答不上者输 。
第三个环节是的对擂赛,以抢答的方式展开,先拿五分者获胜 。
不得不说,这样的形式,无论是场上场下,乃至于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参与其中,饶有趣味 。
3主持嘉宾阵容卓绝,文化底蕴浓重而《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由董卿接任,嘉宾则由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四位教授级专家构成 。
专业的文化素养,对诗歌的解读,乃至和选手的互动都显得游刃有余,合理而不违和 。
尤其是既有高文凭,又有多年主持经验的董卿,扮演好了她的起承转合各项工作,让整个节目看上去连贯风趣 。
4视觉效果好,细节处理精良节目用不用心,视觉和细节可见一斑 。
《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主打蓝色调,古风与中国特色相结合 。
无论是视觉还是场面,都显得极其大气磅礴 。
而细节的处理上,不管是镜头,还是后期配字,都显得极其雅韵、有格调 。
5选手实力超群,各显神通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比赛的白热化,越来越多优秀的选手脱颖而出 。
除了总决赛冠军武亦姝之外,理工科女博士陈更在第一季三次上台都遗憾离场后,第二季强势回归,获得了三次擂主席位 。
当然,获得四次擂主席位的守擂擂主彭敏也是一枚强敌,在场上大秀诗歌功底 。
而获两次攻擂资格的张淼淼、获第五期擂主席位的李宜幸、用真情和励志打动众人的河北农村妇女白茹云,都不得不让大家肃然起敬,对他们佩服不已 。
6现象级节目,引发社会思考更值得称道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了一档现象级节目,它刮起了读诗的新潮流,也暴露了很多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