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诗词中的意象 纳兰性德泪意象( 四 )


例如前面所选取的《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中“钗钿约,竞抛弃”二句,你因觉人间无味而撒手归去,却不顾我俩当年白头到老的誓言,竟使我一人痛苦地生活在人间 。
很平常的语句,像是在无理的抱怨一般,但正见其至情;再看《青衫湿》,首句“近来无限伤心事”,似不经意间向人倾诉一般,近段时间有很多伤心的事,却再没有人可以分担 。
这也是再平常不过的句子;又如《蝶恋花》里“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爱情如能像月亮那样始终皎洁,即使你在冰雪之中,我也要用爱情之火来温暖你 。
语出自然,读来浅显易懂,并无太过华丽的比喻,但洋溢在其间的深情,却不禁让人深深心折 。
这些词都是亦景亦情,情景交融的佳作,全用白描的手法,有的近乎口头语的语言,或描写景物,或抒写深情,或叙述见闻感受等等...
纳兰容若 侧帽风流 含义 侧帽来自北朝独孤信侧帽的典故 独孤信(502—557年),独孤信出生在一个小鲜卑部落的酋长之家,大同人氏 。
这位可是中华历史上天字号的美男子,但可不是奶油小生,而是个地道的硬汉,酷似阿兰·德龙,故而史称“美容仪,善骑射” 。
少年潇洒英俊,追求时髦,军中戏称“独孤郎”,是倾倒佳丽无数 。
独孤如愿真可配得上“斌”字,论武曾匹马单枪,冲阵掠帅,生擒渔阳王袁肆周 。
论文在秦州任刺史,搞的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是万民投奔 。
论风流,某日郊外打猎,晚霞满天,策马回城,迎风急驰,帽子无意中偏到一边,真是帅呆了、酷毙了 。
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城人都在东施效颦 。
纳兰容若以独孤信自比 。
诗词中明月的象征意义二在诗词中 。
一般向我们现在所常见的有这样几种:一:借物抒情,明月所象征的意义有很多,来比喻某种事物或现象 。
四:以明月来点明了作诗词的时间,地点:借物明志:诗人借明月来表明自己的某种志向 。
三:以明月为喻体:有的诗词提到明月纯粹是为了便于行文:诗人借明月这一实物抒发自己对某地,某物,某人的某种思想感情 。
五...
求解析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快乐和感动往往来自于不求甚解,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 。
比如一句我们经常用以自励的话:"言必信,行必果",我们觉得这才是君子气概,古人真是教会了我们很重要的人生哲理呀 。
--这两句确实是孔子的名言,但在《论语》里,原文还有后半句的:"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如果再往下看:"抑亦可以为次矣",这就是说: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虽然都是不怎么样的小人,但也不算太糟糕,也算凑合了吧 。
现在,这首容若最著名的《木兰花令》也有相似的情况在 。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如果只读这最最感人肺腑的头一句,必然以为这是一首情诗,也必然会把这一句抄录在心里,作为一则亘古而永恒的爱情箴言 。
容若这句词的魅力在于:他直指人心地写出了一种爱情世界里的普世情怀,尽管他的本意未必如此 。
我们还是先从词题看起吧 。
词题"拟古决绝词",首先点明这首词是"拟古",也就是说:我下面要模拟古诗的风格与题材写上一首 。
拟古是诗人们常见的写法,一般是模拟古乐府,容若这回拟古拟的"决绝词"便可见于《宋书·乐志》所引的《白头吟》:"晴如山上云,皎若云间月 。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意思是:我的心明明白白、透透亮亮,听说你现在脚踩两只船,所以我要来跟你一刀两断 。
--注意这个主题:"绝交" 。
这可不是什么缠绵悱恻的爱情,而是毅然决然的分手 。
后人来"拟"这个决绝词,最著名的是元稹的一组三首《相和歌辞·决绝词》: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
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 。
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 。
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知 。
春风撩乱伯劳语,况是此时抛去时 。
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 。
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 。
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
噫!春冰之将泮,何余怀之独结 。
有美一人,于焉旷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