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诗词加翻译 秋兴八首其一翻译( 二 )
“仙侣”,指同舟游人 。
移,行,这里指泛舟 。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
“彩笔”,比喻文才高超 。
相传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曾梦见晋文学家郭璞向他索还彩笔,从此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 。
“干气象”,气势磅礴之意 。
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这一首是诗人回忆在长安时与友人同游?陂的情形 。
首联记游踪,即从长安出发,经过昆吾、御宿两地,再沿紫阁峰北面的山路而达于?陂 。
颔联以“鹦鹉粒”写?陂物产之丰,以“凤凰枝”写?陂景色之美 。
颈联记?陂泛舟中的盛事 。
结尾以当年才华横溢反衬今日才思枯竭,总结全诗,言外有无穷感慨 。
在众多的杜诗选本中,对该组诗结构、用事、诗法、词句训诂、歧义断定,各家举证等方面,既详尽丰富,又有独到见解的,以萧涤非先生《杜甫诗选注》最佳 。
即前三首由现实(夔州)走向回忆(思长安),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由回忆(思长安)回到现实(夔州),详长安而略夔州 。
萧先生还认为从第五首起,都是前六句说长安、说过去,末二句才回到夔州,回到现在,都应在第六句分 。
该诗所独具的“夔州--长安”的心理时空结构,前人已看出来了 。
浦起龙说,“首章八诗之纲领”,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
他特别着眼于该章的“他日”、“故园”,认为后七首云云……都在这四字中包举无遗 。
典型的是第二首,首联标明“夔府--京华”,以下诸句便在二地往返推移、流转:听猿--夔州,奉使--忆京;画省--忆京,山楼--夔州 。
末两句回归现实中漂泊的家园,而精神归属的家园北斗下的京华,是诗人生命皈依所在 。
作者这种心理时空焦点的两地流转,非常灵活自由,如第六章首句“瞿唐峡口曲江头”,竟超越了“万里风烟”,把夔州、长安两地对接起来,变万里为比邻,这种流转宛如现代意识流 。
这种两地流转的心理时空结构,最早可溯源到《诗经?东山》 。
该诗从第二章起,在结构上每章以作为背景的实景开端(前4),中间是写想象、幻景(从第二章想象中家乡战乱后荒凉,到妻子具象(三章)再到第四章新婚场景),结尾又回到现实,以抒情结束 。
时间上展现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绾合家乡、征途两地 。
这一切,都是征人心理活动的产物 。
所谓意识流者,古已有之,并非舶来物,而《秋兴八首》用得最巧妙,最具独创性罢了 。
结构是具体的,而诗中透出对中华气象的体悟却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
他是在陵夷时以大手笔写大繁华,写一个已经失落却还未完全冷却,也并不遥远的盛唐繁华梦 。
诸如“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的皇家气象;“珠帘绣柱”、“锦缆牙樯”的壮丽图景;“佳人拾翠”、“仙侣同舟”的太平景象,既历历在目,又是一场幻梦 。
而眼前现实却是皇舆播迁、侯门易主、衣冠变幻 。
在盛衰遽变中他隐隐感到唐王朝根基动摇,感到历史的荒谬、人生价值的颠倒 。
“自古帝王州”也保持不了永久的繁华 。
自己当年虽曾“彩笔昔曾干气象”,如今却孤独到“江湖满地一渔翁” 。
在“每依北斗望京华”的苦恋、“日日江楼坐翠微”的反思之余,只能细细咀嚼昔日的风光,在盛衰今昔的巨大背景和心理反差中,只能“白头吟望苦低垂”而已 。
在这场幻梦中,老杜不仅对唐王朝盛衰引起哲理性思考,更感到人生变幻无常,价值颠倒,荣华难恃 。
全诗结尾“苦低垂”三字值得玩味,此中体悟应是诗人对宇宙人生的生命体验尽在不言中了 。
写律诗一般的都脱不了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套,但这一首描写?陂景物,一直到了末句:“白头吟望苦低垂”才用转笔作结 。
这种写法,在唐宋诗人所作绝句中偶亦有之 。
但是在律诗里则很少见 。
杜甫能辗转格律之中而不为其所拘 。
秋兴八首(其八)的翻译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陂” 。
昆吾御宿,皆地名,在上林苑中 。
上林苑是汉武帝开辟的游猎场所,傍终南山而西,方三百里,跨有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等县 。
“御宿”,因武帝曾宿于此而得名 。
“紫阁峰”,在终南山寺之西,在县(今作户县)东南30里 。
紫阁,其形上耸如楼阁,太阳初升时,山呈紫色,故谓之“紫阁” 。
“?陂”(bēi),水池名,在县(今作户县)西5里,水出终南山诸谷,合胡公泉为陂,周长14里,水澄清而味美,故称“陂”,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
- 苏东坡哲理诗词 苏东坡失意诗词
- 古诗词中植物的品格 中国古诗词品格与修养
- 诗词的产生 诗与诗词的区别
- 看破人生的古诗词
- 诗词 形容女子温婉 形容女子温婉的古诗词
- 怀念岁月和友情的诗词 友情岁月
- 木建筑诗词 木芙蓉 诗词
- 毛泽东诗词的认识 对伟人敬仰赞美的诗句
- 西部边塞风光的古诗词 关于边塞的古诗词
- 形容愿望落空的诗词 形容内心空虚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