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第二季第八场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三季视频( 二 )


天街小雨润如酥,遥看草色近却无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
帘卷西风,天气晚来秋,等闲识得东风面:陈-更,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苦恨年年编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第二期(20170130)主持人 。
众里寻他千百度,白露为霜 。
如切如磋,书被催成墨未浓 。
擂主赛 。
春江潮水连海平 。
冲天香阵透长安,王子龙,人比黄花瘦,野茫茫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鸟宿池边树,如琢如磨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个人赛: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
人面...
诗词大会中第二季第四场渡荆门送别时出现的音乐“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成为年初电视节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马” 。
前晚,节目总决赛落下帷幕,“00后”复旦女孩武亦姝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 。
综艺和鲜肉霸屏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为此,不少专家从各个角度点评了《中国诗词大会》口碑与收视齐飞的原因 。
“中国人诗心不死”,在接受北京晨报采访人员采访时,《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蒙曼认为,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 。
蒙曼(现场嘉宾) 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几年前曾有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这两句诗自己特别喜欢,但恨才华不够,希望有人能续写两句 。
“中国人诗心不死,这就是很好的例证”,蒙曼回忆称,帖子发出后最终有上百万人在跟帖 。
“从诗经开始,人们非常习惯诗词这种审美方式,愿意用这个来表达感情,虽然这样的文学形式逐渐被放弃了,但是基因还在,《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一下激发了中国人的诗词基因 。
”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00后”选手武亦姝也得到了网友大量的关注 。
在蒙曼看来,武亦姝的走红和诗词大会成功的道理相近,因为他们都激发了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情感共鸣,而并不是因为她夺得了最后的冠军 。
因为早在节目刚刚播出时,武亦姝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就在“飞花令”环节一战成名 。
当时的主题字是“月”,武亦姝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令大量网友折服其气度和才情,也让不少人高呼,这才是“00后”的正确打开方式 。
蒙曼认为,激发人们心中埋藏最深的情感,往往会得到奇迹般的喷发,诗词如此,人亦如此 。
“我们都喜欢那种国民好闺女形象,谁家里有这么一个姑娘,心里都会觉得特别开心”,蒙曼坦言,“我们心目中对一个女孩不就是这样期盼的吗?希望她很文静,有高雅的品位,学问好,人不做作,落落大方,人淡如菊,中国人对于年轻女性的审美品位,武亦姝都囊括了 。
” 靳智伟(媒介专家) 文化的痛点常成传播的热点 关于诗或词,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 。
一部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诗歌史 。
盛世必言诗,“大江东去”形成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红军不怕远征难”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节日必言诗,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入世必言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世必言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触景时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闲适时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媒介专家靳智伟看来,虽然在现代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自古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