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龙石刻扇面诗词 适合写扇面的诗词( 四 )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
----唐代:齐己《剑客》 5、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 。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
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 。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
----唐代: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译文1、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 。
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
2、衣服上沾满了旅途上的灰尘和杂乱的酒的痕迹 。
出门在外去很远的地方宦游,所到之地没有一处是不让人心神暗淡和感伤的 。
我这一辈子就应该做一个诗人吗?骑上瘦驴在细雨中到剑门关去 。
3、抬头观看西北方向的浮云,驾驭万里长空需要长剑,人们说这个地方,深夜的时候,常常能看见斗牛星宿之间的光芒 。
我觉得山高,水潭的水冰冷,月亮明亮星光惨淡,待点燃犀牛角下到水中看看,刚靠近栏杆处却害怕,风雷震怒,鱼龙凶残 。
两边高山约束着东溪和西溪冲过来激起很高的浪花,过高楼,想飞去但还是收敛作罢,我有心像陈元龙那样但是身体精神都已老了,不妨高卧家园,凉爽的酒,凉爽的席子,一时登上双溪楼就想到了千古兴亡的事情,想到我自己的一生不过百年的悲欢离合,嬉笑怒骂 。
是什么人又一次卸下了张开的白帆,在斜阳夕照中抛锚系缆?4、这首诗的作者热情地塑造出一个襟怀嵚崎磊落,慷慨豪勇,报恩酬知己,不畏死难的剑客形象,借以寄托自己的人格理想。
真可谓志陵山岳,气吞江海, 撼人心魄 。
5、在太子宫中担任正字老前辈的剑匣中,装着一柄光芒耀眼如三尺秋水的宝剑,它曾上山刺虎、入水斩蛟,来历不凡 。
远远看去,这柄宝剑好似从云隙中射下来的一抹月光,寒气侵人;又像是一条平铺着的洁白的绢带 。
银光闪闪,老鲨鱼皮制成的剑鞘呈现出蒺藜刺般光彩艳发的花纹,剑身上涂抹着一层厚厚的鸊鹈油像雄鹇鸟的尾羽毛般锃亮,永不生锈 。
这柄宝剑不仅精美绝伦,锋利无比,而且有一颗像战国时期的著名侠士荆轲那样的侠义之心,分分明明照映着春坊的图书文字 。
它那剑柄上垂着的金色丝缚还是那样鲜艳夺目,它在匣中发出的奇异光芒,随时都在跃跃欲试,想把那坚硬无比的兰田美玉切削成泥呢!西方的白帝看见它也会惊惶失色,神母也会吓得嗷嗷大哭 。
有关苏州,拙政园的古诗词 拙政园 兰雪堂 :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 。
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 。
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 。
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 。

【陈元龙石刻扇面诗词 适合写扇面的诗词】

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 。
缀云峰 缀云峰位于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 。
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 。
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 。
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 。
”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 。
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状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 。
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 。
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
秫香馆 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 。
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缘据行家考证,一部为《西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意》 。
其中《西厢记》一出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拷红”、“长亭送别”等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