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凤诗词全集 李清照诗词全集( 五 )
“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 。
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现在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
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而篇幅已经用去了四分之三,可是,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 。
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 。
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 。
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 。
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 。
如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所说,“为孤客传神”的正在这两个字,使“无限情怀,溢于言表” 。
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 。
为什么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呢?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 。
而他又为什么如此敏感呢?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 。
”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 。
钟惺在《唐诗归》中还指出:“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 。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若说‘不堪闻’,便浅 。
”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 。
不过,前面说过,诗无定法,这一结句固然以曲说而妙,但也有直说而妙的 。
苏颋有首《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
”这里,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 。
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 。
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答:幽人:隐居之人,指丘丹 。
此是作者的想象,诗人设想丘丹也因秋兴而未能成眠,以实带虚,写出了彼此心意交融,感情默契 。
《秋月》赏析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
这是北宋大理学家程颢的一首七言绝句,细品之后,你会发现,无一处写月的诗行,竟处处浸染着月色 。
请看,清亮的溪水绕着翠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瓦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宛若桂林山水般浑然一体 。
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怎能在秋夜中欣赏到水之清,感叹到山之碧,寄情于空水之澄鲜? 往下看吧 。
诗的第三句写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的超尘脱俗、...
李煜的诗词赏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
【赏析一】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
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
- 带瑞的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很有意境的名句
- 描眉诗词 描眉的技巧
- 庆祝诗词银行 庆祝生日的古诗词
- 十首字最少的诗词 毛译东最好的十首诗词
- 气质优雅的古诗词 形容男子气质的古诗词
- 其其 诗词 诗词歌赋 孰知其指的
- 古典诗词中的春天花 春天 花 诗词
- 女子 英文诗词 描写女子的诗词
- 形容春天的美诗词 形容春天美好的诗词
- 关于下雨孤独的古诗词 描写内心孤独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