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春天花 春天 花 诗词( 五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诗文赏析】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 , 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
七月 , 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 , 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 , 去投奔肃宗 。
途中叛军俘获 , 带到长安 。
因他官卑职微 , 未被囚禁 。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 , 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 , 充溢离情 。
全诗沉着蕴藉 , 真挚自然 。
“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 , 城池残破 , 虽然山河依旧 , 可是乱草遍地 , 林木苍苍 , 一个“破”字 , 使人怵目惊心 。
继而一个“深”字 , 令人满目凄然 。
司马光说“‘山河在’ , 明无余物矣;‘草木深’ , 明无人矣 。
”(《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 , 实为抒感 , 寄情于物 , 托感于景 。
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
此联对仗工巧 , 圆熟自然 , 诗意翻跌 。
“国破”对“城春” , 两意相反 。
“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 , 对照强烈 。
“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 , 意思相反 , 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 , 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 , 先后相悖 , 又是一翻 。
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 , 而纵横变幻 , 尽越陈规 , 浓浓淡淡 , 动夺天巧 。
”《唐音癸签》卷九“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 ,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 , 但因感时恨别 , 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
另一种解释为 , 以花鸟拟人 , 感时伤别 , 花也溅泪 , 鸟也惊心 。
【古典诗词中的春天花 春天 花 诗词】
两说虽则有别...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动物类 猿猴:哀伤 , 伤感 , 春天的美好 。
折柳 , 天涯共此时 , 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 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 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 , 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 失意 , 人生 , 晓风残月”三句 。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 。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 夕餐秋菊之落英 。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 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
2、高洁品格的追求 。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 , 李白写诗规劝他 , 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凄苦、悲伤的象征 。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 , 追求 鱼:自由 , 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
丁香 , 指愁思或情结 。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 , 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 。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 , 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 , 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 , 凄厉 。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鹄 , 漂泊 乌鸦 , 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 , 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
“旧时王谢堂前燕、事业的挫折 。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竹、卧听宫漏的情景、“燕”的意象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
如“落花人独立 , 微雨燕双飞 。
”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
2、梅 , 满城风絮 。
梅子黄时雨 。
”几句 , 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
二 , 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 。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 。
3、“柳”絮飘忽不定 , 常作故乡的象征 。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 言浅而意深 。
莲:“金井梧桐秋叶黄 , 珠帘不卷夜来霜 。
- 形容春天的美诗词 形容春天美好的诗词
- 搞笑励志现代诗词 现代励志诗词
- 诗词歌赋中的美丽 诗词歌赋中的好名字
- 换位思考的诗词 有关换位思考的诗句
- 春草相关的古诗词 描写春草的古诗词
- 关于招魂的诗词散文 关于青春的诗词散文
- 诗词大会武亦姝 一枝春 聊赠一枝春武亦姝
- 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 现代古诗词春天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 春天的现代诗歌和古诗词 关于古诗词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