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南江诗社诗词 平江县南江镇( 二 )


比如:“阴”字 , 本身就是阴平;“阳”字是阳平 , “上”字是上声;“去”字是去声;“入”字是入声 。
如果把这四声调熟 , 那么 , 是很人容易就能辨别出每一个字是属平属仄的 。
这里不妨再举几个例 , 以便对这方面陌生的读者 , 可以藉此将四声调熟一些 , 请看下面:因(阴)、忍(上)、印(去)、一(入);人(阳)、忍(上)、印(去)、日(入);金(平)、敢(上)、禁(去)、急(入) 。
把四声调熟 , 分出那一字是平声 , 那一字是仄声 , 这样 , 我们才可以谈这些平仄再旧诗中是如何被安排的 。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 , 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 。
所谓“律” , 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 。
这些规律 , 包括平仄的限定 , 字句的长短 , 对偶的工整 , 等等 。
现在 , 先说平仄 。
律诗在字句上 , 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 。
如写五言 , 平仄如下:平平仄仄平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这些平仄 , 共八句 。
一般学做旧诗的人 , 都先要把它念熟 。
但这并不困难 。
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 。
第一 , 这八句中 , 事实上是两组 。
开头的四句 , 自成一组;后边四句 , 只是重复一次吧了 , 所以 , 只要记四句便够了 。
第二 , 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 , 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 。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 。
第三 , 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 , 二、三两句 , 一定是仄声开始的 。
第四 , 正常的平仄定式 , 每组除第三句 , 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 。
(但是 , 上列一式 , 却有变体 。
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 , 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 , 那么 , 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
上列的一种 , 是用平声起头的格式;但另有一种是用仄起的 , 其定式如下 。
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 , 也可用“仄仄平平仄”来开始的 。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 , 就只有这两种 , 加上首句的变化 , 成为四式 。
但是 , 当...
赞黛玉的诗词 1、《红楼梦》中 , 开篇几回中就有形容黛玉风流姿态的诗歌 , 以及人物命运判词 , 但是大多都是形容其外貌、命运、以及悲观、自哀自怜的诗歌 。
作者赋予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特色赞美诗歌 , 莫过于大观园成立诗社时 , 各个主人公自己发挥的那些诗词了 。
特别是黛玉在“菊花诗”题目中的自由发挥 , 则是作者赞颂她的内在高洁品质的体现 , 比如《咏菊》《菊梦》《问菊》 , 《咏白海棠》 , 都赞美了她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傲然于世的清幽姿态 。
2、列举赏析如下:(1)出场诗篇 , 主要是形容她的仙子一般的姿态 。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
态生两靥之愁 , 娇袭一身之病 。
泪光点点 , 娇喘微微 。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
心较比干多一窍 , 病如西子胜三分 。
(2)《葬花词》最醒人的几句 , 表明她宁可死也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
未若锦囊收艳骨 , 一杯净土掩风流 。
质本洁来还洁去 , 强于污淖陷渠沟 。
——警句(3)《咏白海棠》 , 赞美了她的灵魂洁白无瑕 , 幽怨而娇羞 。
半卷湘帘半掩门 , 碾冰为土玉为盆 。
偷来梨蕊三分白 , 借得梅花一缕魂 。
——警句月窟仙人缝缟抉 , 秋闺怨女拭啼痕 。
娇羞默默同谁诉 , 倦倚西风夜已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