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 古诗词 婺源( 九 )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
”——自答 。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背景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 。
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今江西婺源)人 。
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
注词释义 胜日:风光美好的日子 。
寻芳:游赏美景 。
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一带 。
滨:水边 。
等闲:轻易,随便 。
总是:都是 。
古诗今译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
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仰望天空,牵牛和织女渡过喜鹊桥(牵牛和织女指牵牛星和织女星,传说他们被王母娘娘责罚只能天各一方,每年七月初七才能由喜鹊搭桥相见) 《乞巧》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注释: 七夕: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碧霄:天空几万条:虚指,比喻多《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 。
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
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
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
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 。
”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 。
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 。
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 。
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
“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