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吧“愁"韵七律 七律长征押什么韵( 二 )


例如大家熟悉的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诗的第一句的"峰"字属冬韵,"同"和"中"属东韵 。
这叫"以冬衬东" 。
又如欧阳修的《行云》: 叠叠烟波隔梦思,离愁几日减腰围 。
行云自亦伤无定,莫就行云托信归 。
首句"思"属支韵,"围"、"归"属微韵,这叫作"以支衬微" 。
用"衬韵"的在律诗中更多见 。
如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 老夫上下蓼花滩,每过君家辄系船 。
尊酒灯前山入座,孤鸿月底水连天 。
暄凉书问二千里,场屋声名三十年 。
竞秀主人文似豹,不应雾隐万峰边 。
首句"滩"属寒韵,"船"、"天"、"年"、"边"属先韵,这叫作"以寒衬先" 。
又如刘禹锡《酬朗州崔员外》: 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 。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
首句"亭"属青韵,"声"、"生"、"城"、"兄"属庚韵,这叫作"以青衬庚" 。
前面介绍的"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都称之谓"出格体",不是正格 。
而这种"衬韵"不算出格,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称,叫作"孤雁出群" 。
"原来诗的首句可不用韵,其首句入韵是多余的 。
古人称五七律为四韵诗,排律有十韵二十韵等,即使首句入韵,也不把它算在韵数之内 。
"(王力《汉语诗律学》53页)诗人从这多余的韵脚上,讨取点自由,借用邻韵也就不算出格了 。
前人作近体诗用韵是偏严的,邻韵通押只限于诗的首句 。
现代人写近体诗,却在突破这个樊篱,邻韵通押已不限于诗的首句,而是扩展到其他押韵的句子,如绝句的第二、第四句,律诗的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句 。
这种突破也见之于传统文学形式古为今用的导师们的作品中 。
这里以鲁迅、毛泽东的...
律诗对韵的要求! 律诗对韵的要求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
押韵规则:五律仄起首句押韵式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式 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 。
(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式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式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韵)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 。
(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 。
(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