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打灯的诗词 写夜景灯光璀璨的诗词( 三 )


当时楚平王已死 , 子胥掘墓鞭尸三百 , 以报杀父兄之仇 。
吴王阖庐死后 , 其子夫差继位 , 吴军士气高昂 , 百战百胜 , 越国大败 , 越王勾践请和 , 夫差许之 。
子胥建议 , 应彻底消灭越国 , 夫差不听 , 吴国大宰 , 受越国贿赂 , 谗言陷害子胥 , 夫差信之 , 赐子胥宝剑 , 子胥以此死 。
子胥本为忠良 , 视死如归 , 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 , 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 , 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
"便自刎而死 , 夫差闻言大怒 , 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 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 , 父亲溺于江中 , 数日不见尸体 , 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 , 昼夜沿江号哭 。
过了十七天 , 在五月五日也投江 , 五日后抱出父尸 。
就此传为神话 , 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 , 令度尚为之立碑 , 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
...
求名家写的关于春节的文章老舍眼中的 “太平花”长大了些 , 记得有一年除夕 , 大概是光绪三十年前的一二年 , 母亲在院中接神 , 雪已下了一尺多厚 。
高香烧起 , 雪片由漆黑的空中落下 , 落到火光的圈里 , 非常的白 , 紧接着飞到火苗的附近 , 舞出些金光 , 即行消灭;先下来的灭了 , 上面又紧跟着下来许多 , 像一把“太平花”倒放 。
我还记着这个 。
我也的确感觉到 , 那年的神仙一定是真由天上回到世间 。
——《老舍自传》胡适儿时的 大年夜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人 , 每人一盏灯笼 , 坐在大厅上不肯去 。
大哥早已避出去了 。
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 。
我母亲走进走出 , 料理年夜饭 , 谢灶神 , 压岁钱等事 , 只当作不曾看见这一群人 。
到了近半夜 , 快要“封门”了 , 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 , 央一位邻居本家到我家来 , 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儿钱 。
做好做歹的 , 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 。
一会儿 , 大哥敲门回来了 。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 。
并且因为是新年 , 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儿怒色 。
这样的过年 , 我过了六七次 。
——胡适《四十自述》沈从文忆 湘西过年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的小县城 , 但是狮子龙灯焰火 , 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 。
逢年过节 , 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 。
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 , 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 。
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 , 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 。
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 , 用细乐伴奏 。
十三到十五叫“烧灯” , 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 , 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
我照例凭顽童资格 , 和百十个大小顽童 , 追随队伍各处走去 , 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 。
玩灯的不仅要凭气力 , 还得要勇敢 。
为表示英雄无畏 , 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 , 白光直泻数丈 , 有的还大吼如雷 , 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 , 照例得赤膊上阵 , 迎面奋勇而前 。
我们年纪小 , 还无资格参与这种剧烈活动 , 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威 。
因为始终能跟随队伍走 , 马不离群 , 直到天快发白 , 大家都烧得个焦头烂额 , 精疲力尽 。
队伍中附随着老渔翁和蚌壳精的 , 蚌壳精照例多选十二三岁面目俊秀姣好男孩子充当 , 老渔翁白须白发也做得俨然 , 这时节都现了原形 , 狼狈可笑 。
最后集中到各会馆前点验家伙散场时 , 正街上江西人开的南货店、布店 , 福建人开的烟铺 , 已经放鞭炮烧开门纸迎财神 , 家住对河的年轻苗族女人 , 也挑着豆豉萝卜丝担子上街叫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