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为什么要学习的诗词( 五 )


3、扩大知识面 。
《中华古诗文读本》所选诗文301篇,上自先秦,下至晚清,传统的经、史、子、集(四库)均有涉猎 。
从文体角度来看,除楹联和汉代大赋外,几乎包容了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散曲及各类散文等所有常见的文体 。
能熟背这些经典,可谓有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修养 。
4、培养学习兴趣 。
背诵古诗文经典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
北京一所小学开展“古文诵读”活动,全班同学通过对诗、竞赛等各种活动,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
在一次参加全市的活动时,一位以前学习成绩并不太好的孩子被分配背诵—首比较简单的古诗,他主动要求老师给他换一首较难的 。
老师认为这位同学的变化,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兴趣 。
5、提高审美能力 。
北京有个教现代文学的大学老师,原来她不太赞成自己的孩子背古典诗文 。
她认为这些内容很难,而且要求很高的审美水平,在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产生歧义 。
她主张先多读—些现代文学作品,在有—定的基础后再读古诗文 。
有一天,她带着二年级的女儿漫步在北大未名湖畔 。
面对着图画一样美丽的湖水清莲,她正琢磨着该如何描述,女儿脱口说出一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她被女儿如此贴切的审美表述惊住了 。
这两句诗动静结合,远近相交,体现了一种非常生动的意境 。
这使地认识到,孩子的审美能力是需要幼年时期开发的 。
6、增加孩子的识字量 。
现在的幼儿园上小学,都硬性规定一个孩子要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幼儿园也每星期规定孩子要学会几个字,而一首五言绝句的唐诗算起来20字左右,一节课的时间,孩子便可学会了 。
7、培养耐性和长性 。
孩子背诵的古诗文,难易结合,长短相交 。
一篇篇诗文的成功背诵,孩子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 。
8、提高孩子的人格修养 。
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 。
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 。
背诵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
9、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操 。
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古文诵读”工程试点活动的评估报告指出:73.1%的家长和86.7%的老师认为背诵古诗文能够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88.7%的家长和96.7%的老师认为背诵古典诗文对孩子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有好处 。
古诗文是塑造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载体,让孩子们自小就扎根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这是爱国主义最具体的表现 。
不管他们将来学文学理,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对提高国民素质大有好处 。
通过以前上的阐述,我们都很深刻的了解和明白了音乐教育和经典文学教育在幼儿启蒙阶段的重要性,但现在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如何去实施并更好的实施呢?如何更完善更系统在让孩子在启蒙教育阶段能掌握这些知识呢?我们现在已经看到很多的幼儿园非常注重孩子音乐艺术方面的培养,都以艺术为幼儿园办学特色,也有的幼儿园更注重孩子文学方面的培养,纷纷开起了经典诵读课,比如背诵唐诗,《弟子规》等等,而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他们甚至已经把音乐和经典结合起来,如作曲家里谷建芬创作、出版了《新学堂歌——儿童古诗词歌曲集》,诗人汪国真作曲、出版了《踏歌而来》,广东潮州城南小学开展“读读、唱唱、创创——古诗词音乐记忆法”活动,广州天河区音乐教研室开展“吟唱古诗词”课题研究,而这些尝试中,能取得最显著成绩当数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张国文老师开创并亲自教学的的《儿童唱唐诗》课程了,张国文从2003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幼儿园、小学开设《唱诗》课,将语文和音乐课综合起来,教学生用唱歌的办法学习语文课中的古诗词 。
他申报的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小学阶段唱诗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于2007年获得每五年一届的厦门市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这标志着我国儿童古诗词歌曲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专业学科的阶段 。
通过《儿童唱唐诗》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可以轻松的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首古诗背下来,学会正确的吟诵和吟唱唐诗,初步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和声律美,了解唐诗的内涵和背景故事,培养孩子良好的歌唱习惯、朗诵能力、自主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增加孩子的识字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