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水乡的古诗词 描写水乡古镇的古诗词( 二 )


听雨轩 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 , 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 。
轩前一泓清水 , 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 , 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 , 前后相映 。
五代时南唐诗人李中有诗曰:“听雨入秋竹 , 留僧覆旧棋”;宋代诗人杨万里《秋雨叹》诗曰:“蕉叶半黄荷叶碧 , 两家秋雨一家声”;现代苏州园艺家周瘦鹃《芭蕉》诗曰:“芭蕉叶上潇潇雨 , 梦里犹闻碎玉声 。
”这里芭蕉、翠竹、荷叶都有 , 无论春夏秋冬 , 只要是雨夜 , 由于雨落在不同的植物上 , 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 , 自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 , 境界绝妙 , 别有韵味 。
远香堂 远香堂为四面厅 , 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 , 在原明正德若墅堂的旧址上 , 为清乾隆时所建 , 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 。
它面水而筑 , 单檐歇山顶 , 面阔三间 。
堂北平台宽敞 , 池水旷朗清澈 。
荷池宽阔 , 红裳翠盖 , 清香宜人 。
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 , 水中遍植荷花 , 因荷得名 。
夏日池中荷叶田田 , 荷风扑面 , 清香远送 , 是赏荷的佳处 。
园主借花自喻 , 表达了园主高尚的情操 。
堂内装饰透明玲珑的玻璃落地长窗 , 规格整齐 , 由于长窗透空 , 四周各具情趣的景物 , 山光水影 , 尽收眼底 , 犹如观赏山水长卷 。
室内陈设典雅精致 。
小飞虹 苏州是水乡 , 拙政园是水园 , 有水必有桥 。
拙政园里有石板桥、石拱桥等 , 小飞虹的型制很特别 。
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 。
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 “飞虹眺秦河 , 泛雾弄轻弦而命名” 。
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 , 水波粼粼 , 宛若飞虹 , 故以为名 。
虹 , 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 , 古人以虹喻桥 , 用意绝妙 。
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 , 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 。
小飞虹桥体为三跨石梁 , 微微拱起 , 呈八字型 。
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 , 三间八柱 , 覆盖廊屋 , 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 , 桥两端与...
有关苏州,拙政园的古诗词拙政园兰雪堂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 , 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 , 清风洒兰雪”的诗句 。
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 , 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 , 兰雪堂为五楹草堂 , “东西桂树为屏 , 其后则有山如幅 , 纵横皆种梅花 。
梅之外有竹 , 竹临僧舍 , 旦暮梵声 , 时从竹中来” , 环境幽僻 。
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 , 墙边修竹苍翠欲滴 , 湖石玲珑 , 绿草夹径 , 东西院墙相连 。
堂坐北朝南三开间 , “兰雪堂”匾额高挂 , 长窗落地 , 堂正中有屏门相隔 , 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 , 屏门北面为《翠竹图》 , 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 , 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 。
缀云峰缀云峰位于兰雪堂北 , 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 , 山西北双峰并立 , 取名“联璧” 。
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 。
王心一《归园田居记》 , 兰雪堂前有池 , “池南有峰特起 , 云缀树杪 , 名之曰缀云峰 。
池左两峰并峙 , 如掌如帆 , 谓之联壁峰 。
”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 , 所用湖石 , 玲珑细润 , 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 。
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状大 , 其巅尤伟 , 如云状 , 岿然独立 , 旁无支撑 。
1943年夏夜 , 缀云峰突然倾圮 。
后来 , 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 , 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 , 如今此峰苔藓斑驳 , 藤蔓纷披 , 不乏古意 。
秫香馆秫香 , 指稻谷飘香 , 以前墙外皆为农田 , 丰收季节 , 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 , 令人心醉 , 馆亦因此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