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成客诗词 书剑飘零客江南( 四 )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
写情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
赠婢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
寄李亿员外 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
凄凉唯美的诗词秋窗风雨夕 林黛玉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长夜 。
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 。
泪烛摇摇箬短檠 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 残漏声催秋雨急 不知秋风几时休 已叫泪洒窗纱湿说明] 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 。
”《春江花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 。
本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 。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前者是乐府题 。
代,犹“拟”,仿作的意思 。
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 。
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春江花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 。
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 。
这是它整齐的一面 。
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 。
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 。
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 。
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起首四句,就两现春江、两现明月、两现潮、两现海,交错叠现的景观立即把人带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 。
而最后一句,又为整篇描写的江月埋下了伏笔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