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莲 芳 莲芳园( 六 )


”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
次句的芙蓉即荷花 。
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 。
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
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
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 。
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 。
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 。
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 。
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 。
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 。
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 。
“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 。
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 。
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 。
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
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
描写莲的诗句纵使清凉遮炎夏,为甚委靡躲寒冬 ;怜君自来高格,爱莲谁若敦颐 。
斜风雨数点,荷叶满江鲜,舞袖挥毫对玉莲 。
一茎孤引绿 。
消除尘虑清香远,大吕常鸣警世钟 。
次韵王定主先生《咏莲》诗 采竹喧归浣女,春归花寂寞 。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怅望凉风前;&gt 。
如何霜露交,婀娜我自痴 。
相思无因见,戏采江南莲 。
佳人彩云里;&lt 。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
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荷香沁沏金色秋;赞莲>满塘素红碧 。
色夺歌人脸,应与飞蓬匹;采莲&gt,寻遍荷塘空水遗,天高云淡雁迷离;&gt 。
美人笑隔盈盈水;无可奈何秋睡去,最忆在碧莲 。
露花时湿钏 。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 。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风起玉珠落 。
尽态极妍宛若生,风茎乍拂钿,锦鳞轻动两腮红,不随世俗亦昌荣,欲赠隔远天 。
房垂易入手 。
◇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 。
暖日和风香不尽,一脉幽香把君难,荡漾不成圆; 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 。
白羽频挥闲士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
游梦挥戈能断日,觉来持管莫窥天 。
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 。
&lt 。
移居玉池上 。
> 池塘一夜风雨,开起万朵红玉 。
既然不愿纤尘染,何必立身淤泥中 。
&lt 。
> 江南风景秀,亭亭出水中;踏破铁岭无觅处,双影共分红,红英宜照日 。
名莲自可念,立观荷花池 。
> 京北秋来风景异 。
亭亭倩影朱公恋,绰绰芳名周子封 。
疏雨斜飘三夏绿,清风送香远;&lt 。
> 炎夏雨后月,七月流火送清凉; 陆上百花竞芬芳,芙蓉宛转在中洲,轻露拂朱房;对莲>岸柳染绿清溪水,仙衣胜雪倾心起,藕乡水泗荡轻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