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诗词特色 苏东坡关于吃的诗词( 二 )


”而对于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则是始终执著,没有改变的 。
所以只要回到朝廷去,他应该说什么正直的话,还照样说 。
经过多少危苦患难,仍然是那样忠直 。
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 。
三、艺术成就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但在艺术的道路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二十一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难,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历尽苦难,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
元丰末年,苏轼时来运转,甚至有过“未周岁而阅三宦”的殊遇 。
“人在玉堂深处”时,却怀念黄州东坡雪堂“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他告诫自己说:“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
他升为翰林学士时曾作《八声甘州·寄参廖子》词,表白自己:“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
”苏轼这种淡泊名利的品格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苏轼尽管有失望,有牢骚,有悲愤,却始终在追求着人生的价值和自我的价值 。
这都取决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
苏轼诗词艺术特点诗歌: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 。
丰富的比喻,也称“博喻”,如《百步洪》 。
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平凡事物,一经其手写出,给人以触处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 。
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 。
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 。
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各体兼备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基本风格有二,一刚健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
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 。
词:“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
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 。
豪放风格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 。
抒情言志,直抒胸臆 。
内容广泛 。
苏轼的词题材众多,凡诗文所能写的内容均可入词 。
婉约风格词在内容上去浮艳多雅致,形式蕴藉雅正,语言秀丽清新,情思曲折真切 。
咏物是苏轼婉约词的主体之一,主张神似而不满“形似”,达到了物我相融的极高境界,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歌咏,表达词人的具体感受 。
言情词具有凄美、委婉的美感 。
他的词还体现了他超尘拔俗、潇洒闲逸的清旷风格 。
...
苏轼的诗词有哪些特点?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次子,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
南宋高宗朝干通时,赠苏轼太师一职,追谥文忠 。
苏轼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且均位列“唐宋八大家” 。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望 。
苏轼善用比喻和夸张,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
苏轼有些诗篇反映了民间疾苦,对于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加以指责 。
苏轼的词开启豪放一派,对后代具有深远影响,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
现存词作三百四十多首,其词视野广阔,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内容 。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一扫而尽,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不仅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表达意境,而且还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苏轼的《念奴娇》.《水调歌头》等都是流传千古的词作 。
此外,苏轼在书、画等方面也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全才和艺术天才 。
苏轼诗文后人辑有《东坡七集》,词集有《东坡乐府》传世 。
苏轼的诗风特色苏东坡的多样词风 苏东坡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 。
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有力 。
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