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诗词的文脉解析 延续诗词的文脉( 七 )
(5)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
(6)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
(7)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
(8)大渡:指大渡河 。
(9)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
(10)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
(11)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
(12)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
(13)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
(14)走泥丸:是指滚动的小泥球 。
(15)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
(16)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 。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
(17)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得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
【译文】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
蜿蜒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细浪的细流,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它们如小泥丸一般 。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
【赏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 。
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 。
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 。
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
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
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 。
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
“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 。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
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是对首联的回应 。
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
“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 。
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 。
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
如何评析对联,评析对联应从哪几个方面近年来,对联创作可以说是繁荣到了“纵非绝后却空前”的地步了,大部头的传统对联总集收联达到十万副之多,已被称为洋洋大观,而仅一次“沱牌杯”国庆礼赞征联,收联就已逾十万,每年度全国对联创作的总量肯定会是个更高一些的数字,可以说是势头十分强劲 。
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对联的创作理论及鉴赏理论却是极度的滞后,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对联创作仅仅是泡沫般的繁荣,缺乏精品,另一方面对联作者创作水平也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 五台山诗词赏析 五台山诗词
- 夙缘殇诗词作品 十年之殇的古诗词
- 如何学好诗词 怎样学习唐诗宋词
- 电力工人奉献的诗词 赞美电力工人的文章
- 描写雨中的诗词 描写雨中的句子和散文
- 古典诗词研究考研 古典诗词
- 含丁香的诗词 有关丁香的诗词
- 爱书的诗词 形容爱书的诗词
- 古诗词脏话 教师说脏话被处分
- 带莉字的诗词 带莉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