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古诗词 群文阅读教学( 五 )


三国曹植、元代王冕、明代于谦、清代郑燮和龚自珍就行了 。
词人需特别记住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 。
采取“记少不记多”的方法记住诗人的朝代,其他默认为唐代诗人、宋代词人 。
三、明诗意 明诗意就是理解诗意 。
理解诗意的方法多,以下简介几种: 1.抓关键字理解诗意 如杜甫的《绝句》一诗中,只要抓住“鸣、上、含、泊”四个关键字来思考:①黄鹂鸟在什么地方鸣叫?②白鹭鸟飞上什么地方?③“含”是包含的意思,指从窗外望去,窗外的景色犹如嵌在窗子上 。
诗人从窗外望去看到怎样的景色 。
④什么地方停泊着什么?回答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诗句 。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古诗?一、长流水,不断线 充分利用课堂这种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不同课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把众多的古诗词名句介绍给学生,并作出评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名句的审美价值 。
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李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 这些名诗佳句,犹如一串串晶莹璀璨的珍珠熠熠发光,读之琅琅上口,铿锵和谐,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
每读一次就是一次很好的艺术享受 。
我充分利用早自习,让学生反复吟诵,引导学生在读上下功夫 。
只有读的多,才能背的熟,只有背的熟,才能体味佳句的妙处 。
众所皆知,诗歌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通过诵读诗歌,有助于领悟、欣赏它的优美意境,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接受艺术的薰染 。
难怪人们常说“佳句不厌百回读” 。
使学生会背诵,会解释,这是为运用打下基础,为把佳句用到议论文写作中创造条件 。
结合诗词单元教学,重点讲析诗词中的佳句,多方面诱发学生在领会原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怎样运用在写作中 。
例如李白的《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友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这是作者未来的理想,总有一天会扬眉吐气、激昂青云的 。
这种心境,是古代士大夫所常有的,而以李白来说更为突出 。
引导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教师重点讲解运用联系学生和当今社会实际,为了美好的未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远大抱负,表明自己的决心,同样可以“长风破浪会友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在学习修辞格的运用时,也尽量列举古诗词中的名句,例如: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来揭示比喻的巧妙,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愁” 。
委实耐人寻味,一江春水向东流显示的特征,是清江碧水,徐徐悠悠,既深且长,深不可测,长无止处,而人的愁绪绵绵,欲理难清,想断无能的一面,于是乎两个特征相贴,恰好构成了这样的比喻 。
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说明艺术夸张 。
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来展示对偶的作用 。
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说明对比的好处,等等 。
总之,为了加深学生对古诗名句的理解和印象,就应坚持利用可以利用的形式和机会,如课前5分钟,活动课等,分析鉴赏佳句,做到“长流水不断线” 。
二、联实际,巧运用 示例比较,让学生了解运用古诗词名句的好处 。
熟语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所货比货 。
”比较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
名句用在议论文中有何好处,用与不用有何不同,我在教学中常用示例比较: 例一,《教师法》的诞生很不容易,经过几年的修改、讨论、再修改,最后由全国人大 常委会议通过 。
它在教师待遇、住房、医疗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
例二,《教师法》历时几年,千呼万唤始出来 。
它对教师待遇、住房、医疗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
显而易见,例一语交直率,但文字不甚简洁 。
例二由于运用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句名句,不仅增加文采,而且语意蕴含丰富,《教师法》诞生的艰难过程,都凝聚在千呼万唤始出来之中,颇有可读性,值得品赏,显得雅致 。
因文而异,灵活运用 。
古诗词名句用在议论文写作中,并不拘泥于一种格式,视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多变,或放在标题,或入在开首,或放在中间,或放在结尾,都是允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