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正月初一到十五有什么忌讳的?

1、正月初一到十五有什么忌讳的?初一 , 不用笤帚,不倒垃圾,否则会扫走财运 。
初二,结过婚的女儿,带上女婿孩子 , 礼品回娘家 , 礼品必须是双数,要当天去当天回,不能过夜 。
初三不外出拜年,足不出户待在家里 , 以免遇到凶煞 。
初四,这天诸神从天界重回人间,做好迎灶神,接火神,接五路财神,接神时间放在下午 。
初五,送穷 , 开市日 , 早上做一锅稠粥,堵住穷窟窿 。各门店开始开门迎客 , 做生意了 。
初六 , 禁给人借钱,也不借别人钱,也不上们讨债 。
初七,带孝之人不能入别人家的门 。
初八 , 不嫁娶,以防太岁压头 。
初九,是玉皇大帝诞辰日 , 不可将洗脸水倒入污沟里,妇女的裤子不准在外面晾晒 。
初十,长辈给晚辈送灯日 ,也是禁动土日 。
正月十一 , 子胥日,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忌观红喜事 忌打碎器物 , 米缸不能空着,禁遇殡葬事 。
正月十二 , 庆祝元宵搭灯棚日 。
正月十三,开灯日 。
正月十四,灯正明 。
正月十五,元宵团圆节 。
在今年过年的时候,有什么是要我们注意的吗!在我国过年有太多的风俗禁忌要注意了 。今天就专门来跟大家讲讲过年初一到十五的忌讳!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 , 如果小孩打碎得话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 。
初二:
年初二 ,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这一天 , 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回娘家,并且在娘家吃午饭,有的地方还有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
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 , 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 , 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 , 打扫卫生 。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 。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
初六: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 , 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 , 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 。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 。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 , 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 。
初八: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 。
初九: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 , 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
初十: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 。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 。
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 , 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 美食 招待女婿及女儿 。
十二至十五:
过了正月十一 , 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 , 十六人完灯 。”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 。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 。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
小结:中国的民俗文化中 , 有关自己的生活中的禁忌是一定要注意的,主要的一些风俗禁忌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 。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正月初一到十五有什么忌讳的?

文章插图
2、正月初一至十五的风俗与禁忌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风俗如下:
1.拜年:在正月初一和十五 , 人们会团聚在一起,互相拜年,祝福平安 。
2.吃年夜饭: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年夜饭日,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
3.放烟火:正月十五晚上,人们会在城市各处放烟火,烟火灿烂,气氛热烈 。
4.扫房子:正月初一,人们会把家里扫得干干净净,驱除旧岁的不吉祥,迎接新的一年 。
5.挂春联:正月初一,人们会在家门前挂上春联,祈求平安和幸福 。
6.抢红包:正月初一,人们会互相抢红包,红包里装有硬币或压岁钱,代表着吉祥和财运 。
7.贴春联:在正月初一和十五,人们会在门、窗、墙上贴上春联 , 祈求吉祥和幸福 。
8.吃年糕:正月初一和十五 , 人们会吃年糕,年糕有高粱粉和糯米粉两种,象征着“年年有余” 。
9.猜灯谜:正月十五晚上,人们会在街上猜灯谜,灯谜写满了寓意吉祥的诗句 。
10.看舞龙舞狮:正月十五,人们会看舞龙舞狮表演,龙舞狮象征着喜庆和胜利 。
11.吃汤圆:正月十五,人们会吃汤圆,汤圆是一种传统的年夜饭食品,象征着圆满和团圆 。
12.放鞭炮:正月初一 , 人们会在街上放鞭炮,希望驱除邪祟 , 迎接新的一年 。
13.抽福字:正月初一 , 人们会抽福字,福字是幸运的象征,抽中福字代表着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运 。
14.赏花灯:正月十五晚上,人们会在街上赏花灯 , 花灯是热闹和喜庆的象征 。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正月初一到十五有什么忌讳的?

文章插图
3、过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春节初一到十五的禁忌:
1、初一拜年“新年好”
正月初一是新年,新的一年从一句喜气洋洋的问候开始吧 。
正月初一挨家挨户拜年是一种习俗,晚辈给长辈拜年,不仅是一种问候,同时也是一种祝福 。拜年吉祥话后,长辈也会给晚辈红包 , 当做新一年的彩头 。
给亲戚朋友拜完年后,左邻右舍也相互拜年,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万事顺心 。
2、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回娘家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古代,女儿嫁出去了一般不会轻易回娘家,兄弟姐妹间也很难团聚 。
正月初二,就是姐妹团聚的日子,大家团坐在一起 , 陪在父母身边,交流感情 。
3、初四迎接灶王爷
按照民间传说 , 初四灶王爷要清点人口,所以人人都要在家不出门 , 点燃鞭炮 , 焚香敬果迎接灶王爷的到来 。
初四这一天,按照传统,最好不要出门 。同时这一天还要把过年来吃的剩菜合在一起,做大杂烩 。
4、初五“破五”迎财神
初五作为财神的诞辰,很多商家会选择在这一天开业 , 人们在这一天迎接财神到家 , 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财运亨通 。
初五又称“破五”,是说过了初五 , 初一以来的所有禁忌都可被打破,不再遵守了 。
5、初七“人日”七宝羹
传说女娲先造出了猪牛马等牲畜,第七天才造出了人 。正月初七,就是人诞生的日子,这天是所有人的生日 。
在初七这天 , 按照传统要吃七宝羹、吃面条等,七宝羹是由七种蔬菜熬成,分别有韭菜、芹菜、蒜、芥菜、白菜等 , 各地多有不同 。
6、正月十一请子婿
传统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正月十一这天岳父要请女婿吃饭 。
初二女婿大包小包来岳父家 , 十一这一天岳父要回请女婿 。
7、正月十二搭灯棚
传说正月十二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在这一天里,要藏剪刀、捏老鼠嘴、收旧鞋等 。
正月十五赏花灯,从十二开始就要准备好,开始搭灯棚了 。
8、正月十三点灶灯
中国风俗,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到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的说法 。
“上灯圆子下灯面” , 正月十三上灯日要吃圆子 。
9、正月十五看花灯
“一年明月打头圆”,古称“上元节” , 这一天大家都出来看花灯,猜灯谜,尽情享受新年的滋味 。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正月初一到十五有什么忌讳的?

文章插图
4、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是什么?1、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 , 后引申为“开始”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初一早晨,人们要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人们早早起床 , 打扮整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 。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 , 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 , 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 , 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
2、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而且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 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被称为“正月不空房” 。在过去 , 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
北方在正月初二还会祭财神 。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 , 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过去,老北京的大商号会在这天大举祭祀活动 , 祭品还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发大财 。
3、正月初三
在全国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等地,却是初三才“回娘家” 。北方一些地区将初三称为“扫帚日” 。因为这天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扫帚打扫房间了 , 而且在打扫的时候要从外往里扫,表示聚财的意思 。
在南方地区,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 , 认为这一天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所谓“赤口”,一般是用长约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的吉利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挑出外面倒掉 。
4、正月初四
按照传统习俗 , 正月初四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有“送神早 , 接神迟”之说 。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因此,初四下午,家家户户都要将三牲、水果、酒菜等供品备齐,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 。
5、正月初五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 , 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 , 打扫卫生 。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
这天 , 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天津人在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
这一天也是传说中财神的生日,也是迎财神的吉日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 。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
6、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在北京地区,家中的妇女偶尔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 。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称六六顺 。
这天也是店铺开张的日子,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旧时,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 , 取“响响当当 , 大吉大利”之意;门板也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以示吉利 。
7、正月初七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 。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
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 。所谓及第 , 是希望科考高中状元 。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 , 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 , 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
南方一些地区 , 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 。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 , 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发?。倍乙嚼淘礁?,以示步步高升 。
8、正月初八
相传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八这天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 , 制小灯燃而祭之 , 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
长辈还要向儿孙讲“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独”的重要性,因为“流年照命星宿”时刻在监视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 。
9、正月初九
民间认为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的“玉皇诞”、“天公生”,亦称“天日” 。这一天,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 , 诵经礼拜 。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 。
此日待人处事皆讲求和气 , 不可冒犯天神 。民间的祭天仪式自初九的凌晨开始,一直到天亮为止 。在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须斋戒沐浴,以庄严敬畏的心情举行祭拜 。
10、正月初十
相传,正月初十是石头节 , 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 。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否则会伤了庄稼 。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 。
11、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 。相传在西南地区,尤其是湘西,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多迎祀于家 , 占卜诸事 。正月十一还是“子婿日” , 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
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 , 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
12、正月十二:搭灯棚、烤火节、过老鼠节、包饺子、“点丁”日
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有藏剪刀 , 收旧鞋,捏老鼠嘴,搭灯棚等 。在石家庄南部一些地区的汉族民间,至今还保留沿承着正月十二烤柏火的风俗习惯 。
北京的习俗有抖空竹(和谐之声)、摇风车(欢乐之声)、敲锣鼓(太平之声)等游乐活动,人们还可以走亲访友、结伴出游、制作灯笼、排练花会……
13、正月十三:灯头生日、滚龙灯、扎彩灯、吃汤圆、祭祀关公、做“圣虫”、祭海、放海灯
汉族风俗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 , 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 。
14、正月十四: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吃麦流、吃“糊辣羹”、伏羲诞辰日、守财神、偷青、走大桥、卜紫姑、卜流花
正月十四即农历正月第十四天,作为汉族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 , 试花灯,食糟羹 , 拜临水娘娘等 。到了这一天,年基本已经过去了,之后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过后 , 年就宣告结束了 。
15、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吃元宵、演社火、走百病、偷菜、捏生肖、祈娃娃、拜晚年、游灯、听香、烧旺火、猜灯谜、抢灯裘 。
1、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接新禧、祭祀神灵、祈求丰年主题 。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 。
2、照传统说法,除夕辞旧,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斋 , 初二解除斋解等禁忌,是崭新的开始,俗称“开年” 。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 。这餐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 , 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 。
3、年初三又称“小年朝”,有祀祖祭神的习俗 。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亲朋好友之间不可互相走动拜访,还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小年朝:古载,初三日,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
4、正月初五南方部分地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 。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 。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 , 皆可得财 。
5、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 。但寓意基本相同 , 都是在于送走穷鬼 。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
1、正月初一
大年初一,晚辈依次到亲戚朋友家拜年,长辈受拜以后 , 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
2、正月初二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 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
3、正月初三
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
4、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各家置办酒席,准备供品有三牲、水果、茶、糖果等,为财神贺辰。
5、正月初五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祈求一年财源广进 。
6、正月初六
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
7、正月初七
人口日,传说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 , 所以初七就是人日,古代人日有戴“人胜”头饰的习俗 。
8、正月初八
大年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 , 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 , 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正月初一到十五有什么忌讳的?】9、正月初九
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
10、正月初十
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初九夜 , 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
11、正月十一
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 。
12、正月十二
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
13、正月十三
在中国南方,这天要欣赏灯笼 。络绎不绝的中国人会在这天去城隍庙赏花灯 。
14、正月十四
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购买灯笼,热闹非凡 。
15、正月十五
元宵节,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 ,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要吃元宵、汤圆 。
扩展资料:
中国风俗:
1、寒食节、清明节
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
2、七巧节
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 。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
3、十月一
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 。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 。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正月初一到十五有什么忌讳的?

文章插图
5、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在中国春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 很快春节将至,在春节的时候是有很多的禁忌 , 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的相关资料 。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1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
初二:
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
初三: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 , 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 , 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 , 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 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 , 打扫卫生 。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 。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
初六: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 。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 。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 。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 , 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 , 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 。
初八: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 , 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 。
初九: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
初十: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 。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 。
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 , 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 。
十二至十五: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 , 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 , 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 , 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 , 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 。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2
大年初一
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 , 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
大年初二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 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 , 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在过去 , 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
大年初三
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 , 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
大年初四
是祭财神的日子 , 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 , 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 , 因此也不宜远出 。
大年初八
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 , 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 , 天阴则年歉 。
大年初九
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 , 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
正月十一
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 , 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
正月十六
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 , 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 。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3
九种习俗等你记
1、初一拜年“新年好”
正月初一是新年,新的一年从一句喜气洋洋的问候开始吧 。
正月初一挨家挨户拜年是一种习俗,晚辈给长辈拜年,不仅是一种问候,同时也是一种祝福 。拜年吉祥话后,长辈也会给晚辈红包,当做新一年的彩头 。
给亲戚朋友拜完年后 , 左邻右舍也相互拜年,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万事顺心 。
2、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回娘家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古代,女儿嫁出去了一般不会轻易回娘家 , 兄弟姐妹间也很难团聚 。
正月初二,就是姐妹团聚的日子,大家团坐在一起,陪在父母身边,交流感情 。
3、初四迎接灶王爷
按照民间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清点人口,所以人人都要在家不出门 , 点燃鞭炮,焚香敬果迎接灶王爷的到来 。
初四这一天,按照传统 , 最好不要出门 。同时这一天还要把过年来吃的剩菜合在一起 , 做大杂烩 。
4、初五“破五”迎财神
初五作为财神的诞辰,很多商家会选择在这一天开业,人们在这一天迎接财神到家,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财运亨通 。
初五又称“破五” , 是说过了初五 , 初一以来的所有禁忌都可被打破,不再遵守了 。
5、初七“人日”七宝羹
传说女娲先造出了猪牛马等牲畜,第七天才造出了人 。正月初七 , 就是人诞生的日子 , 这天是所有人的生日 。
在初七这天,按照传统要吃七宝羹、吃面条等,七宝羹是由七种蔬菜熬成,分别有韭菜、芹菜、蒜、芥菜、白菜等,各地多有不同 。
6、正月十一请子婿
传统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 , 正月十一这天岳父要请女婿吃饭 。
初二女婿大包小包来岳父家,十一这一天岳父要回请女婿 。
7、正月十二搭灯棚
传说正月十二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在这一天里,要藏剪刀、捏老鼠嘴、收旧鞋等 。
正月十五赏花灯,从十二开始就要准备好,开始搭灯棚了 。
8、正月十三点灶灯
中国风俗,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 , 到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的说法 。
“上灯圆子下灯面”,正月十三上灯日要吃圆子 。
9、正月十五看花灯
“一年明月打头圆”,古称“上元节”,这一天大家都出来看花灯,猜灯谜 , 尽情享受新年的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