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朗读教学设计 小学生古诗词 朗读mp3( 五 )


教学设计中如何凸显朗读教学 小城子中心学校倪英慧 “读”是我国传统教学强调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种手段 。
它是理解读物内容,吸收语言资料,表述内心世界不可逾越的途径 。
古往今来,多少人对“读”做过推崇与肯定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是读与理解的关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是读与表达的关系,“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讲的是读与思考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与写作的关系,而这些,都说明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对各个学段的朗读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
新课程强调要重视朗读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重视学生素质培养的今天,我认为朗读依然是语文课堂教学强有力的手段和重要形式 。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的设计就成了重中之重,那么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一、以读代讲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这对改变先前阅读教学繁琐分析的弊端,是非常必要的 。
所以,如果用大部分时间“讲课文”,就是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 。
在此,我主张以“读”为主,以“讲”为辅,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有的放矢地读 。
我认为应该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去读,通过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字、词,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 。
一堂语文课,我们不妨拿出五分之二的时间来“读”,让语文课书声琅琅 。
如果是语言精炼、文笔优美的散文、诗词等,时间还可适当延长 。
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我是这样设计朗读教学过程的:第一遍读,让学生从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弄懂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新词 。
第二遍读,主要是从读中去理解课文;第三遍读,则是让学生仔细揣摩,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更深入理解,也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玩味,主要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 。
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鸟的天堂的鸟多和欢的特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谁能读出鸟数量多的特点?”“谁能读出鸟欢的特点?”“谁又能读出鸟的天堂的美?”通过这些问题,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试读 。
在读与评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美丽景象,体会到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之情 。
这样一来,“读”代替了老师所谓的分析提问,既减轻了负担,又加深了印象,还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岂不一举三得?二、借读解疑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总要设计一系列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繁琐又枯燥无味 。
如果能让学生凭借读去解决问题,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心思想,那么,学生学起来也就轻松得多了 。
如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中詹天佑“接受任务、勘测线路”这一部分时,我设计先让学生质疑,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是什么力量使他克服了困难的?”等等这些问题,学生能从文本中找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为学好这一课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怎样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些疑问呢?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设计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边读边在文中圈注,比赛谁能通过读书发现问题的答案 。
“一声令下”,学生争先恐后地读起书来,个个读得十分起劲 。
读完后,学生珍贵的读书体验展现出来了 。
于是,我乘胜追击,让学生品读詹天佑的所说、所做、所想 。
一个个学生当读到“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
”时,那脸上激动的表情决不会是老师的讲解所能达到的效果 。
通过朗读,詹天佑那严谨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
问出来的答案往往是干涩的,而读出来的感悟却是滋润的 。
通过入情入境的读,学生的疑问迎刃而解,因为朗读,它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而使他们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