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诗词 关于磁州窑的书( 三 )


另外附上著名的花纹配图和含义: 【竹爆平安图】流行于清代 。
竹爆平安是古代时在节日里或喜庆日子里,用火烧竹,发出爆裂之声,以驱除山鬼,保佑平安 。
瓷器上的竹爆平安图,系绘爆竹和瓶来表示此意 。
【如意图】流行于清代 。
如意,原为僧人用具,讲经时手执之物 。
后亦作为民间玩赏的吉祥物,形状如灵芝或云形 。
瓷器上绘两只柿子和如意,称“事事如意”,绘松柏、柿子、灵芝,表示“百事如意”、“万事如意”、“吉祥如意”、“和合如意”、“新韶如意”等图案 。
【寿山福海图】常见于明清瓷器 。
画面绘灵芝和山石,代表“寿山”,绘蝙蝠和海水,代表“福海” 。
是以象征和谐音来表意的风俗画 。
【纳福迎祥】清代瓷器纹饰 。
画面主两个孩童将蝙蝠放入罐中,题为“纳福迎祥” 。
【鱼藻纹】瓷器常见装饰纹样 。
“鱼”与“余”同音,寓“富贵有余”、“连年有余”之意 。
宋代已具雏形,定窑、景德镇窑、吉州窑、龙泉窑、磁州窑的制品中均有范印或刻划的鱼纹,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等 。
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瓷器上的鱼藻纹十分精美,两尾游鱼之间,布满水藻、浮萍,并以水藻的漂拂示意水的流动 。
亦见磁州窑白地黑花品种 。
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彩瓷中的鱼纹更为繁多,常在同一器上画鲭、鲌、鲤、鳜四种鱼,鱼形较肥大,空间衬以水藻、浮萍、莲花等 。
【鱼跳龙门图】《辛氏三春记》载:河津县(今山西省河津县)又叫龙门,因交通不便,水险浪高,河里的鱼鳖之类游不上去,凡是能跳过去的就称龙,故有鱼跳龙门的说法 。
明清瓷器上绘有此图 。
【平升三级图】流行于清代 。
平升三级为旧时祝亲友官运亨通之辞 。
瓷器上绘瓶(平)、笙(升)、三戟(三级),以谐音取其意 。
【四季风景诗】瓷器装饰的一种 。
见于清乾隆粉彩山水转颈瓶 。
在器物的开光处,绘春、夏、秋、冬四季风景,每季风景画上分别题写“春到人间饶富丽,柳烟花雨总宜人”、“澹月梧桐影,轻风萝薛香”“梅帐春融雪,松窗月舞龙”等诗句,书体依次为隶、揩、行、篆四种 。
【白头偕老图】明清瓷器纹饰 。
白头鸟,大小如画眉,老则白头,又名白头翁,旧时既把它作为长寿的象征,又往往将之比作夫妻恩爱终生,白头偕老 。
瓷器画面上绘一对白头翁,即寓祝愿夫妻“白头偕老”之意 。
【一路连科图】瓷器装饰题材 。
一路连科是科举时代对赶考学生的祝颂语,谓此行可以连中三元 。
科,是指程度、等级,科举制取士的规格和年份称登科 。
科举考试分乡式、会试、殿试三等,乡试列为首者为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夺魁称状元 。
清代瓷器上绘一只鹭鸶和莲花,寓“一路连科”之意 。
此外,绘一只鹭鸶和芙蓉,称“一路荣华”,绘一只鹭鸶和牡丹,称“一路富贵”,绘一只鹭鸶和花瓶,称“一路平安”,这些题材不仅是对赶考学生的祝福,也是对人们美好未来的希翼 。
【八仙图】“八仙”即张果老、吕洞宾、汉钟离、韩湘子、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
相传他们学道成仙,各有一套本领,故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说 。
八仙所持之物:张-鱼鼓、吕-宝剑、汉-扇子、韩-花篮、铁-葫芦、何-笊篱、蓝-横笛、曹-阴阳板,被称为“暗八仙” 。
明嘉靖后,八仙成为瓷器装饰题材之一,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内容,清初仍较流行 。
【八吉祥】始于元,流行于明清时期 。
八吉祥图案为: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 。
它们(或称八宝)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 。
《北京雍和宫法器说明册》载: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之物 。
法轮,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之物 。
宝伞,佛说张驰自如,曲复众生之物 。
白盖,佛说遍复三千净一切药之物 。
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物 。
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物 。
金鱼,佛说坚固活泼,解脱禳劫之物 。
盘长,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物 。
元代瓷器上八吉祥的排列无一定规则 。
明永乐开始按轮、螺、盖、伞、花、瓶、鱼、结为序,清乾隆以后亦有不按顺序排列的 。
有印花和彩绘两类,印花多见于元至明永乐年间,宣德开始以彩绘为主,有青花、斗彩、五彩等,清代出现粉彩、珐琅彩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