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诗词 关于磁州窑的书( 八 )


中国美术发展史中国美术的载体局限于宫廷和学院之中 。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孤独的艺术家,他们在田园和山林当中进行创作 。
这常常是一些学者和被贬的官员,他们对社会现状不满,从而逃避现实 。
每逢朝代更替时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比如,明末清初,满族入侵之际 。
中国艺术的影响在整个东亚文化圈都可以观察得到 。
尤其在曾经在中国统治下的地区,像朝鲜,越南这些藩属,或者有中国人移民的地方,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
日本艺术同样不能摆脱中央帝国的影响 。
在一些领域,日本的追随者甚至超越了他们的先师,比如在日本达到鼎盛的漆器手工艺 。
16世纪以来,中国的工艺品---尤其是瓷器,大量向欧洲出口,这对欧洲艺术也产生了影响 。
台湾地区的美术以及中国移民的美术创作可以认为是中国美术的一部分 。
汉朝时期 1976年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的蛋壳高柄杯 旧石器时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钻孔,符合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 。
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可以找到中国美术的早期形式,这种形式一直延 中国美术史续直公元前6世纪 。
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有玉雕的龙形及其他佩饰作品出土,从半坡遗址中可以发现,仰韶时期已经有陶艺存在 。
早期的陶瓷制品没有画上去的图案,但是有滚花 。
有很多画有以对称形式展开的鱼或者人的面部的图案 。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几何纹饰进展到动植物纹样,其中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样最为丰富生动 。
除彩陶之外,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人像、动物陶塑也同时出现 。
商、周和春秋时期以富有想象力和装饰性的青铜器作为这一时期美术成就的标志 。
中国目前已经发现最早的绘画为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以及战国时期的《御龙图》。
汉时画迹今已几乎无存,最完整的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描绘了墓主人的地上和地下生活 。
山东肥城孝堂祠、嘉祥武梁祠石刻尚存,可窥见汉时古拙有力的绘画风格特征 。
战国、秦汉,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为代表,雕塑艺术成就卓著 。
绘画品类繁多,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异彩纷呈 。
篆隶形成中国书法艺术 。
编辑本段魏晋南北朝佛教公元1世纪进入中国 。
到8世纪,它在艺术领域已经展现了卓著的 中国美术史效应,尤其在大型宗教塑像方面 。
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勃兴,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相继开凿,大量的壁画和泥塑,在描绘宗教内容的同时,反映着现实的生活;除民间画工外,士林画家大量涌现 。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现存摹本)是早期人物画的代表作,该画用笔如春蚕吐丝,紧劲连绵,形神兼备,格调古逸,内容是宣传封建女性的德行修养 。
中国传统人物画注重“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
隋唐时期隋唐则“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艺,自 中国美术史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 。
”尤以绘画、雕塑成就辉煌 。
就绘画而言,唐代周昉、张萱的仕女画标志着人物画的进一步完善 。
山水画已摆脱了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属地位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隋代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游春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幅以风景为主题的绘画,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已经形成了中国画山水画的北派和南派的雏形 。
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也说明花鸟画已开始兴起 。
隋唐雕塑最引人注目的当推陵墓雕刻 。
昭陵石刻中那组以描绘李世民生前所骑六匹战马的浮雕像(习称“昭陵六骏”)雕工精细,形体准确,造型生动,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杰作 。
两宋时期《清明上河图》局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
五代、两宋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期 。
随着画院的设立,中国美术史宫廷绘画呈现兴旺活跃的景象,后世文人画通常将绘画传统回溯至此时 。
新的绘画内容如民俗画也开始出现,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式构图,生动地描绘汴京(今开封)的繁华景象,如实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 。
这一时期山水画最后人着墨最多的部份,五代时生活在中原的荆浩、关仝,活动于江南的董源、巨然,分别以不同的笔墨技法描绘不同地域的山川景象,画风各异,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