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文章诗词风格 范仲淹风格( 十 )


先有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起而矫之 , 继有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 , 主张“独抒性灵 , 不拘格套” , 极大地冲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 。
稍后的“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等人 , 主张与“公安派”相仿 , 但追求幽深孤峭的诗风 。
清初 , 遗民诗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 。
钱谦益、吴伟业等在清初诗坛影响很大 。
王士祯提倡“神韵”说 , 成为当时诗坛领袖 。
清中叶以后 , 考据学风盛极一时 , 影响到诗坛 , 远离现实、重视形式和以学问为诗之风大炽 , 唯郑燮反映民情之作、袁枚直抒性情之作、黄景仁独写哀怨之作较有特色 。
道光、咸丰年间 , 内忧外患日益严重 , 龚自珍以诗为武器 , 揭露社会黑暗 , 抒发报国大志 , 成为近代诗歌史上开一代风气的第一位大诗人 , 赢得了“三百年来第一流”的称誉 。
词是配合燕乐演唱的新诗体 , 起源于民间 , 敦煌曲子词是现存最早的民间词 。
中唐之后文人填词者渐多 , 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在作诗之余间或作词 。
晚唐温庭筠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作词的人 , 他确立了词体规范 , 开花间词风 , 被称为“花间鼻祖” 。
五代时 , 西蜀和南唐成为词的创作中心 , 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问世 。
西蜀韦庄名列花间 , 词与温庭筠齐名 , 并称“温韦” , 以清丽疏朗见长 。
南唐冯延巳注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 抒写个人生活感受 , “开北宋一代风气”(王国维语) 。
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后主李煜 , 他以词写自己的人生际遇和真实性情 , 写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 不事雕饰 , 缘情而行 , 语言朴素自然而又流转如珠 , 王国维评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 感慨遂深 , 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土大夫之词 。
” 词在宋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 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标志 。
宋初词家如晏殊、欧阳修等 , 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词风 , 写的多半是个人的离愁别绪 。
范仲淹词中的某些词作开始呈现境界开阔、格调苍凉的风格 , 给宋初时期的词注入了新的活力 。
同时期的柳永对宋词进行了第一次革新 , 创制并写作了大量的慢词 , 以写相思旅愁见长 , 多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 语言俚俗 , 富于平民色彩 , 产生了“凡有井水饮处 , 即能歌柳词”的广泛影响 。
词至苏轼而又一变 , 苏轼打破诗词界限 , 扩大了词的题材 , 提高了词的意境 , 丰富...
古诗词历史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 , 绵延数千年 , 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
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 , 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 , 其标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 。
《诗经》收诗305篇 , 分“风”、“雅”、“颂”3部分 , 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 。
《诗经》的篇章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 , 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 句式以四言为主 , 多用重章叠句 , 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 。
战国后期 , 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楚辞(骚体) 。
楚辞句式长短参差 , 以六言、七言为主 , 多用“兮”字 。
楚辞的奠基人和主要作者屈原 , 运用这种形式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 , 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
其代表作《离骚》 ,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 。
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家 。
楚辞的出现 , 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发展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 。
《诗经》和楚辞 , 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 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 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融会发展的优秀传统 , 并垂范于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