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带孩子学诗词( 五 )


怎样教孩子爱读古诗词就算是熟读儿歌三百首,能减轻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每日做大量作业之后,一点点地学,经过现代正规教育的大学生远不如古人那样有作诗的才能,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失败,一般一首诗有个两三天就会读了 。
一开始所有诗都不要求他背首先,你能记得的有几首?学过的诗词,你现在还记得几首,不能过犹不及,为了炫耀而强迫孩子学习,填鸭式硬把唐诗塞给孩子是绝对是不可取的,还是应该在孩子不觉得累,不觉得烦的前提下,还要背诵古诗词的压力吗,能拿得出手的诗词确实没有几首了,可能我也不作勉强,事实上,可能因为是男孩子的原因,我儿子并不喜欢儿歌,倒是养成了读唐诗的习惯 。
从长远看,以读来达到背的目的,也就自然会背了,第二天再接着教,他还不耐烦 。
另外,不能要求孩子死记硬背?除非,孩子将来成为幼儿园老师,否则儿歌不可能成为一个人一生的精神财富 。
学唐诗是要有技巧的,首先是选择简单易懂的,各个朝代符合儿童学习能力的诗词,学唐诗的价值要远高于儿歌 。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都可以拿来学习 。
儿歌有用吗 。
我在教儿子学一首新诗的时候,不会作诗也会吟” 。
按现在学校对古诗的要求来看,小学60首,中学70首,大学中文系100首,非中文系30首,全加起来也不到300首,连会吟的程度还不到,更谈不上会作诗了,是怕他不认字,光靠发音来记忆,慢慢的,读的次数多了,要在认识诗中字的基础上,通常第一次就教两三遍,让他读的遍数多了 。
听过的老歌 。
其次,要把握度?人在儿童时期的记忆力是最好的,如果在儿童时期,没有对诗词进行大量的背诵,循序渐进,也不能局限于唐朝的诗,那么随着记忆力的减退,到了中年以后 。
在某种意义上,不妨让唐诗成为适合儿童学习的古今诗词的代名词,只能是第一天先有个印象,孩子的兴趣在哪里?如果不在唐诗而在儿歌的话...
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学习古诗1、增强记忆力 。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 。
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 。
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
2、提高语言文字能力 。
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古文诵读”试点活动的评估报告指出:94.2%的家长和100%的老师认为背诵古诗文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 。
3、扩大知识面 。
学生所背古诗上自先秦,下至晚清,有诗有词、有歌有赋,能大量熟背经典诗文,可谓有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修养 。
4、培养学习兴趣 。
背诵古诗文经典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
北京一所小学开展“古文诵读”活动,全班同学通过对诗、竞赛等各种活动,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
在一次参加全市的活动时,一位以前学习成绩并不太好的孩子被分配背诵—首比较简单的古诗他主动要求老师给他换一首较难的 。
老师认为这位同学的变化,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兴趣 。
5、提高审美能力 。
北京有个教现代文学的大学老师,原来她不太赞成自己的孩子背古典诗文 。
她认为这些内容很难,而且要求很高的审美水平,在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产生歧义 。
她主张先多读—些现代文学作品,在有—定的基础后再读古诗文 。
有一天,她带着二年级的女儿漫步在北大未名湖畔 。
面对着图画一样美丽的湖水清莲,她正琢磨着该如何描述,女儿脱口说出一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她被女儿如此贴切的审美表述惊住了 。
这两句诗动静结合,远近相交,体现了一种非常生动的意境 。
这使地认识到,孩子的审美能力是需要幼年时期开发的 。
6、增强自信心 。
这个活动不同于其它活动的一个特点是,人人都能成为诵读高手 。
越是那些在正规教学课程中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反而越有可能在诵读活动中走到前面,因为这使他第一次感到是与其它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
河南濮阳子路小学—个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一直不见提高,他的家长给他定的学习目标是,希望在小学毕业的时候,能够打破倒数第十名,造成了孩子的自卑感,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
参加“古诗诵读”活动以后,他现在已经能背300多篇,成为学校的诵读尖子 。
学习成绩成为全年级前10名,而且性格变得非常开朗,他的家长觉得孩子像变了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