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听雨的诗词 原创描写听雨的诗词( 二 )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 , 字字有章法 , 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 , 试着茶 。
呵 , 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 , 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
注释:⑴霁(jì):雨后或雪后转晴 。
⑵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
⑶客:客居 。
⑷京华:京城之美称 。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 , 故称 。
⑸深巷:很长的巷道 。
⑹明朝(zhāo):明日早晨 。
⑺矮纸:短纸、小纸 。
志南《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  杖藜扶我过桥东 。
沾衣欲湿杏花雨 ,  吹面不寒杨柳风 。
译文: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 , 走过小桥 , 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
丝丝细雨 , 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 , 使花儿更加灿烂 。
阵阵微风 , 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 , 格外轻飏 。
注释:⑴系(xì):联接 。
短篷:小船 。
篷 , 船帆 , 船的代称 。
⑵杖藜:“藜杖”的倒文 。
藜 , 一年生草本植物 , 茎杆直立 , 长老了可做拐杖 。
⑶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
⑷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 , 称为花信风 。
描写“听雨的声音”诗词有哪些?《虞美人·听雨》宋代 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
红烛昏罗帐 。
壮年听雨客舟中 。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而今听雨僧庐下 。
鬓已星星也 。
悲欢离合总无情 。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代 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 。
愁草瘗花铭 。
楼前绿暗分携路 , 一丝柳、一寸柔情 。
料峭春寒中酒 , 交加晓梦啼莺 。
西园日日扫林亭 。
依旧赏新晴 。
黄蜂频扑秋千索 , 有当时、纤手香凝 。
惆怅双鸳不到 , 幽阶一夜苔生 。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 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 , 游人只合江南老 。
春水碧于天 , 画船听雨眠 。
垆边人似月 , 皓腕凝霜雪 。
未老莫还乡 , 还乡须断肠 。
《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清代 邓廷桢关河冻合梨云 , 冲寒犹试连钱骑 。
思量旧梦 , 黄梅听雨 , 危阑倦倚 。
披氅重来 , 不分明出 , 可怜烟水 。
算夔巫万里 , 金焦两点 , 谁说与 , 苍茫意?却忆蛟台往事 , 耀弓刀 , 舳舻天际 。
而今剩了 , 低迷鱼艇 , 模粘雁字 。
我辈登临 , 残山送暝 , 远江延醉 。
折梅花去也 , 城西炬火 , 照琼瑶碎 。
《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清代 厉鹗一寸横波惹春留 , 何止最宜秋 。
妆残粉薄 , 矜严消尽 , 只有温柔 。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 。
分明记得 , 吹花小径 , 听雨高楼 。
...
描写雨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水光潋艳晴方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山路元无雨 , 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寒雨连江夜人吴 , 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2.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瞑》)3.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 , 空翠湿人衣 , (王维:《山中》)5.青箬笠 , 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 。
(张志和:《渔歌子》)6.夜阑卧听风吹雨 , 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8.寒雨连江夜人吴 , 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9.渭城朝雨泡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