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诗词 描写杨树的古诗词( 二 )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
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关于杨树的古诗句及出处 一池萍碎,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一分流水 。
细看来,不是杨花:【诗经】 东门之杨,其叶将将 。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
抛家傍路 。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昏以为期,明星晰晰[1] 。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年代,莺呼起 。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年代:【清】 作者:【舒位】 歌残杨柳武昌城,扑面飞花管送迎 。
三月水流春太老,六朝人去雪无声 。
较量妾命谁当薄,吹落邻家尔许轻 。
我住天涯最飘荡,看渠如此不胜情 。
东门之杨 年代:【先秦】 作者
描写杨树的诗句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出自宋代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译文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 。
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
注释⑴系(xì):联接 。
短篷:小船 。
篷,船帆,船的代称 。
⑵杖藜:“藜杖”的倒文 。
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
⑶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
⑷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 。
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 。
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