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词 高中古诗文必背64篇( 四 )


⑶刘义隆: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 , 仓促北伐遭致失败 , 警告韩侂胄不要急于事功 。
⑷廉颇:作者以廉颇自比 , 表明自己虽老 , 但不忘为国效力 。
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 , 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
怀念廉颇 , 吊古伤今 , 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
⑸佛狸祠:现实如故 , 百姓麻木 。
3.主旨:这首词通过怀古 , 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 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 , 不图恢复 , 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
《登高》1.诗歌形象:“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 , 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
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 , 一般指抒情主人公 , 即诗人自己 。
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景中情 。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象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 , 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 , 即“意象” 。
2.诗歌抒情手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 3.常用术语:典故:典故的来源极其含义;用典的作用: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
风格: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 豪放/婉约 , 缠绵宛转/清新优美/慷慨悲凉/沉郁激愤 。
意境:诗人的“情”与“理” , 事物的“形”与 “神” 。
4.近体诗知识: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 , 也称今诗 。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 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
律诗:①诗句字数整齐 。
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
②规定诗句数量 。
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
每两句成一联 , 八句律诗计四联 , 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 。
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
又 , 每联中上句称出句 , 下句称对句 。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 。
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 , 以五言、七言为主 , 简称五绝、七绝 , 偶有六言绝句 。
韵律与律诗相同 , 只是不一定对仗 。
5.本文写了哪些意象?哪些内容?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 重在写景 , 以天、风、沙、...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人教版)一、沁园春·长沙二、诗经·蒹葭三、种树郭槖驼传四、病梅馆记一、阿房宫赋二、黄州快哉亭记三、项脊轩志四、诗词四首五、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六、梦游天姥吟留别七、律诗三首八、绝句三首呵呵呵 偶有几篇还是能翻译的!!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古诗鉴赏题10大规律诗歌鉴赏题在高考中越来越不可忽缺 。
十年来 , 古诗词测试的基本情况是:全国卷从1996年起 , 基本是考两道选择题 , 一道分析理解 , 一道分析鉴赏 。
2002年起 , 全国卷调整了试题比例 , 加大了主观题 , 这意味着考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挥空间 。
对古诗词的考查 , 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 , 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 。
考查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 。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 , 注意这十个方面 , 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 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 , 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 ,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 , 使诗歌生动形象 , 境界全出 。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 , 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 , 有规律可循的 , 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 , 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 , 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