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词 高中古诗文必背64篇( 五 )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 , 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
可见 , 抓住这几个关键处 , 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 , 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 , 走进诗的艺术境界 , 解诗答题 。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 , 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
律诗每首八句 , 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 , 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
绝句每首四句 , 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 , 二、四、六、八句押韵 , 首句可押可不押 , 一般押平声韵 , 一韵到底 。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 , 流行于中唐 , 发展于晚唐与五代 , 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
根据词的长短 , 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 , 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 , 58-96字)、长调(96字以上 , 三阙以上) 。
词有词牌 , 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
曲:即散曲 , 分为“小令”、“套数” 。
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 , 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 , 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 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
有关诗词知识的测试范围很广 。
1993年、1996年、2000年、2004年的上海卷都从诗歌体裁、押韵、对仗等方面对考生进行了测试 。
掌握诗词知识 , 不但要记 , 还要会用 。
1997年上海卷的排序题就是一例 。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 , 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 , 毋须多说 。
咏怀诗:叙事抒怀 , 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 , 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 , 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 , 以史咏怀 , 以史诵人 , 以史治史 , 以史喻今 。
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 。
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
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 , 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 ,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 , 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 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 , 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 , 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
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 。
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 ,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 李白的诗豪放飘逸 , 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 , 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 , 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
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