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诗词图片 歌颂酒文化的诗词

酒文化诗词图片 歌颂酒文化的诗词

酒文化,有酒的诗词诗词与酒文化 作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 我国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思想及浓厚的文化氛围 。
而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 , 文学也走过了风雨兼程的几千年 。
诗词是一种比较高雅的文学类型 , 而我国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 , 写下了无数的诗篇 , 因而我国被誉称为“诗的国度” , 我想并不过分 。
而饮酒想起诗 , 赋诗想起酒 。
璀璨的诗词篇章里 , 时时都有酒的踪迹 , 酒的典故 。
而酒文化中也包括着无数的诗词歌赋 。
也因为有了两者的存在 , 我们的诗词 , 我们的酒文化才那么的醉人 , 那么沁人肺腑 。
一、诗词与酒神精神 酒 , 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 , 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 , 它炽热似火 , 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 , 狠毒似恶魔 , 它柔软如锦缎 , 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 , 力大无穷 , 它可敬可 泣 , 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 , 才华横溢 , 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 , 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 , 叫 人丢掉面具 , 原形毕露 , 口吐真言 。
酒 ,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 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 , 而是一种文化象征 ,  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
在中国 , 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 。
庄周主张 , 物我合一 , 天人合一 , 齐一生死 。
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 , 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
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 , 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 。
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 , 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
而在此基础上 , 孕育了我国灿烂的酒文化 。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 , 酒神精神无所不往 , 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 对诗词的影响更是从古至今皆渗透其中 。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 , 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
翻开中国文学艺术史特别是在诗词的篇章中 , 就是一部酒神精神舞蹈的历史 。
“李白斗酒诗百篇 , 长安市上酒家眠 , 天子呼来不上船 , 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 , 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 , 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 , 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昔年多病厌芳尊 , 今日芳尊惟恐浅”(钱惟演《木兰花》) , “愁肠已断无由醉 。
酒未到 , 泪先流”(范仲淹《御街行》)、“拟把疏狂图一醉 , 对酒当歌 , 强乐还无味”(柳永《凤栖梧》) 。
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 , 醉来赢得自由身 。
”酒醉成传世诗作 ,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词史中俯拾皆是 。
不仅为诗词如是 , 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 , 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 。
画家中 , 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 , 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 , 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 。
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 , 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 , 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 , 对月只恨酒来迟 。
笑他缣素求书辈 , 又要先生烂醉时 。
” 文学艺术宫殿酒神的出没 , 使文学艺术之神的巨翅从来没停止过激情的扇动 , 也为我们浩瀚的诗词海洋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
二、诗词对酒文化发展的渗透 饮酒想起诗 , 赋诗想起酒 。
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 , 结下了不解之缘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我们从中闻到浓冽的酒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