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最大选手 中国诗词大会选手( 二 )


”来自江苏南京的新婚夫妻朱琳与李昂一起来参加比赛 , 朱琳台上比赛 , 李昂在百人团里答题 。
他们的爱情就像是古诗词里爱情的现实版:在“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元宵节相遇;在古诗词的柔情里相知;在“宜言饮酒 , 与子偕老 。
琴瑟在御 , 莫不静好”的誓言里携手此生……网友纷纷表示:“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虽然被秀一脸恩爱 , 但是越看越甜 , 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吧!”而勇敢与病魔做斗争的刑警夏鸿鹏则成为当晚节目中的“泪点” 。
夏鸿鹏在诗词大会现场 , 念出来的第一首诗是“种桃道士归何处 , 前度刘郎今又来” 。
刘禹锡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乐观精神 , 夏鸿鹏对此有极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
去年6月 , 他因胃癌切除了全胃 , 成了一个“无胃人” 。
在心情陷入低谷时 , 是他从小钟爱的古诗词给予了他巨大的精神支撑 。
夏鸿鹏没有被疾病打垮 , 他还要履行一个承诺:和女儿一起参加《中国诗词大会》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这首词里面的“长久”究竟指的是“亲情长久”还是“寿命长久”?犹豫之后 , 他最终选择了“寿命长久” , 人们只有健康长寿 , 才能和家人、朋友团圆 。
他答对了 , 恐怕现场没有哪一位能比夏鸿鹏对“寿命长久”有更刻骨铭心的理解 。
主持人董卿寄语夏鸿鹏:“我记得有一位西方的哲人说过 , 命运无法妨碍我们去欢笑 , 即便它在胁迫我 , 我也要笑着面对它 。
”不少网友也表达了对夏鸿鹏的敬佩 , “我们就是用诗来记录感情 , 来书写内心的感悟 。
”“当你埋怨生活的不公时还有勇士桀骜前行 , 一言不发地抵抗命运的风暴而不妥协 。
”业内说法:在有声朗读的氛围中 ,  培养人文素养前日 , 小北路小学语文教师石凌燕就在班级群里提醒家长和学生观看当晚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 。
她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这个节目的前两季我都看了 , 也推荐学生去看 。
我们生活在一个诗歌的国度 , 真的很幸福 。
”如今经典诵读很火爆 ,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 石凌燕乐见其成 , 她认为古...
中国诗词大会 有看的吗《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 , 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 。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 , 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 , 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内容的解读 , 更是一场文化大餐 , 让人如痴如醉 。
近些年 , 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都曾经引发如潮关注 , 这都说明公众对传统文化有巨大需求...
“诗词大会”凭什么火 “俏也不争春 , 只把春来报” ,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 , 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 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 , 成为年初电视节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马” 。
前晚 , 节目总决赛落下帷幕 , “00后”复旦女孩武亦姝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 。
综艺和鲜肉霸屏的今天 , 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为此 , 不少专家从各个角度点评了《中国诗词大会》口碑与收视齐飞的原因 。
“中国人诗心不死” , 在接受北京晨报采访人员采访时 , 《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蒙曼认为 , 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 , 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 , 就会形成一种喷发 。
蒙曼(现场嘉宾) 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 “我有一壶酒 , 足以慰风尘” , 几年前曾有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称 , 这两句诗自己特别喜欢 , 但恨才华不够 , 希望有人能续写两句 。
“中国人诗心不死 , 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 蒙曼回忆称 , 帖子发出后最终有上百万人在跟帖 。
“从诗经开始 , 人们非常习惯诗词这种审美方式 , 愿意用这个来表达感情 , 虽然这样的文学形式逐渐被放弃了 , 但是基因还在 , 《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 , 一下激发了中国人的诗词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