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中国元素的灵魂( 三 )


两者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歌词 。
古风歌词比中国风歌词更难懂,而中国风相对来说,就比较突出让受众只听就能了解歌手所唱的内容,用词比较偏向于白话文;古风则要看到歌词才能明白歌手所唱的内容是什么 。
而中国风,即中国风格 。
它是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有着自身独特魅力和性格的艺术形式 。
就歌词而言,即运用各种含有中国元素意象的语言符号进行的创作,题材上多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者传说故事 。
由此,可以对两者的作词区别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古风词即是多运用诗词进行歌词创作,而中国风词则是多运用中国元素进行的歌词创作 。
但显然,这样的结论并不令人满意,而且容易有几个疑问:第一,诗与词作为中国的文学的两个巅峰,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元素符号,所以,古风和中国风在这方面在这方面的区别又在哪?第二,根据这个观点来看,古风词可以说是完全基于诗词来写作,但对中国风来说,它所涉及的范围要跟广一些,诗词仅仅是中国元素的一方面,那是不是可以说古风词包含于中国风词?第三,在诗词中,意象的使用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古风词中的中国元素要比中国风词多出许多,甚至几倍,那这时又该如何辨别?而且,如今对古风词作来说,我们所面对的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并非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
就拿墨村的歌词来说,《倾尽天下》、《千秋月别西楚将》、《如梦令》、《木兰辞》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古风歌曲,但若以上述的观点来看,称这些歌的歌词是中国风也并不为过 。
而《发如雪》、《兰亭序》、《清明雨上》等歌曲的歌词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古风词 。
而我个人在写古风词时,写完后也经常会搞不清我写的到底属于哪种,所以我一直想要弄明白,两...
中国风和古风的区别?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 。
它是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有着自身独特魅力和性格的艺术形式 。
在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之后,中国风开始流行于文化、艺术领域,如广告、电影、音乐、服饰、建筑等 。
中国风格即中国或中华文化的风格或风尚 。
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或东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国元素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 。
所谓古风,一是指古代的风俗习惯,多指质朴的生活作风,如古风犹存;二是指一种文学载体,不是古体诗 。
古风只有三类:歌、行、吟,例如:《长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
《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 。
唐代以后诗人们作古体诗,与格律诗相对,往往称之为“古风”或在题目上标明“古风” 。
同时古风亦可作为一种风格,就歌词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词多用一些诗词,或者仿古的风格 。
由此,可以对两者的作词区别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古风词即是多运用诗词进行歌词创作,而中国风词则是多运用中国元素进行的歌词创作 。
但显然,这样的结论并不令人满意,而且容易有几个疑问:第一,诗与词作为中国的文学的两个巅峰,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元素符号,所以,古风和中国风在这方面在这方面的区别又在哪?第二,根据这个观点来看,古风词可以说是完全基于诗词来写作,但对中国风来说,它所涉及的范围要跟广一些,诗词仅仅是中国元素的一方面,那是不是可以说古风词包含于中国风词?第三,在诗词中,意象的使用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古风词中的中国元素要比中国风词多出许多,甚至几倍,那这时又该如何辨别?而且,如今对古风词作来说,我们所面对的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并非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
古风词与中国风词的区别主要在用词、韵脚、内容题材、表达方式、意象选取等几个方面 。
下面就逐一说明 。
首先,用词 。
在用词上古风词往往要比中国风词更加精雕细琢,这就有些类似诗词里面的炼字,尤其是对动词的锤炼更为重要,因为古风词是基于古诗词来写作的,动词相对于名词来说要少很多,就一句诗词来说,一个动词运用得好坏可以决定让其千古留名或默默无闻,所以古时就有“推敲”之典故,这也是有的人认为古风词的文学价值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歌词范畴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它是诗词的另一种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