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习性,在古诗词中的象征( 九 )


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常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
”(十国南唐?李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 。
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 。
”(林景熙《夜意》) 4、雁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 。
李煜在《清平乐》中说:“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 。
可等待半天,大雁飞过,音信全无,留下的只是更深的失望.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 。
强调的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 。
“雁行”:谓相次而行,如群雁飞行之有序列 。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的诗句 。
“雁序”:飞雁的序列 。
杜甫有诗《天池》:“九秋惊雁序,万里狎鱼翁 。
”更有用“雁序”来喻兄弟的 。
还有“雁阵”: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形 。
汉代焦延寿的《易林?二复之丰》:“九雁列阵,雌独不群 。
”这些诗文都是强调大雁和雁群的关系 。
所谓“断鸿”,是失群孤雁 。
柳永的《乐章集?夜半乐词》有:“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久 。
”张久龄云:“孤鸿海上来 。
” 5、杜鹃 又名杜宇、子规、蜀鸟 。
传...
诗词中的经典意象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一、“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
梅子黄时雨 。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
二、“燕”的意象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
三、“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
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
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
四、“月”的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
”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的希冀和渴盼 。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
“杨柳”:伤别情怀 。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