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典音乐的诗词 好听的古典音乐( 三 )


时间仍然是秋天的傍晚,景色仍然是沧波茫茫,菰蒲无际 。
这草暗云沉的水国,本来是不想来的,结果却来了 。
在“重到断魂处”上用了一个“还”字,说明了并非自作多情,来寻旧踪,而是浪迹西东,无意重到 。
越想忘记过去,反而越忘记不了 。
这种怅惘不甘的心情,和苏轼《夜泛西湖》诗说的“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的娱快心情相比,是迥然不同的 。
下片写重来时的感想,用酒解愁,酒易醒,愁却不可解;不愿奔波,却奔波不已,所以愁思正苦 。
“想空山”句,正面抒写怀抱 。
当怅惘之际,想到淮南小山的招隐,词意一转 。
《楚辞·招隐士》云:“桂树重生兮山之幽 。
”又云:“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
”幽山留隐,令人神往 。
“悬”字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来,突出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
“想”字上承“思正苦”,下贯《闲居》未赋 。
愁不可解,是第一层;旅途多怀,是第二层;归隐之想,是第三层 。
层层关连,一层深似一层,词人把翻腾着的千思万想揭示得淋漓尽致 。
“三年”三句,总结近年生活,艰难备尝,十分凄苦 。
三年之间,屡闻“津钟烟鼓”,把终日奔波之苦,写得具体、形象 。
早晨渡头的钟声,黄昏关山的雾鼓,这样的生活,居然只身屡经,怎不令人梦冷意短?这三句与上片诗句未成、断魂处重到相映照,说明酒所以易醒、思所以正苦的原因 。
这种与上片欲断还连的手法,把今昔奔波生活,表现得委婉曲折 。
“屐齿”二句,紧承上文 。
“屐齿厌登临”,直连烟津钟鼓,厌奔波的痛苦,“移橙”句,遥接空山桂香,想归隐的生活 。
杜甫《遣意》诗云:“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 。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
”移橙以后,凉雨几番 。
词人想到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交游的渐绝,可以享受空山桂香的快乐 。
词人不直接抒写对仕途奔波的不,却用移橙凉雨的景色抒情,形象饱满,情景交融 。
结拍三句,用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 。
虽通塞有遇,抑亦拙者之效也 。
”潘岳是自叹“拙宦”的 。
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深为不满,但又不愿直说,故借奔波跋涉的厌倦,写拙宦的悲哀 。
年岁渐老,风流顿减,但《闲居赋》却没有写出来 。
不正面说归隐不得是环境造成的,却反面说未赋闲居,责任在于自己 。
这三句看来心静如水,语言十分平淡无奇,实际上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牢骚,平淡的语言里流露出激愤,意味隽永 。
以归隐不得之人,面对断魂之地,怎能不激起感情的波涛呢?
唐诗宋词配中国古典音乐 名字一定要写 (2)我舞影零乱,我歌月徘徊.(3)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9)锦城丝管日纷纷,人间能得几回闻 .(勉强算写歌声的吧,本来是写曲的,半入江风半入云,闻郎江上踏歌声,音响一何悲,忽闻岸上踏歌声.(8)(整首诗写歌声的)西北有高楼,美人军前犹歌舞.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中曲正徘徊.(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7)杨柳青青江水平.此曲只应天上有(1)李白乘舟将欲行!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4)闲将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5)战士阵前半死生,上与浮云齐...
诗歌中描写音乐或乐器的诗有哪些?〖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唐.白居易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
〖玉声如乐〗唐.刘轲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 。
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 。
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 。
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
〖杨柳枝词〗唐.刘禹锡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