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桂林之战58周年诗词 描写桂林的诗词( 二 )


(广西 唐基苏)硝烟淡去 , 莫遗忘金戈铁马;岁月轮回 , 须常省明鉴警钟 。
(河南 刘伯泉)驱日寇 , 救危亡 , 中国胜利昭天下;挽狂澜 , 雪耻辱 , 抗战功勋镌寰球 。
(山东 吴书昕)追往事 , 东北硝烟 , 南京血海 , 悲雾一片;看今天 , 常应剑看 , 定把梦园 , 信心十分 。
(山西 阮积厚)大难兴邦 , 百折不挠 , 力挽长弓终落日;中华圆梦 , 千辛无悔 , 豪舒壮翼正翀天 。
(山东 马瑞新)民族复兴 , 伟业复兴 , 齐圆美梦辉青史;中华崛起 , 和平崛起 , 大展宏图壮锦程 。
(江西 赖县平)抗战八年 , 宁舍千腔血 , 不丢一寸土;倾情万篓 , 欣书百卷诗 , 化作九州春 。
(山西 侯关荣)
纪念母亲去世一周年诗词毛泽东:祭文·祭母文 (1919年) 呜呼吾母 , 遽然而死 。
寿五十三 , 生有七子 。
七子余三 , 即东民覃 。
其他不育 , 二女三男 。
育吾兄弟 , 艰辛备历 。
摧折作磨 , 因此遘疾 。
中间万万 , 皆伤心史 。
不忍卒书 , 待徐温吐 。
今则欲言 , 只有两端 。
一则盛德 , 一则恨偏 。
吾母高风 , 首推博爱 。
远近亲疏 , 一皆覆载 。
恺恻慈祥 , 感动庶汇 。
爱力所及 , 原本真诚 。
不作诳言 , 不存欺心 。
整饬成性 , 一丝不诡 。
手泽所经 , 皆有条理 。
头脑精密 , 劈理分情 。
事无遗算 , 物无遁形 。
洁净之风 , 传遍戚里 。
不染一尘 , 身心表里 。
五德荦荦 , 乃其大端 。
合其人格 , 如在上焉 。
恨偏所在 , 三纲之末 。
有志未伸 , 有求不获 。
精神痛苦 , 以此为卓 。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
次则儿辈 , 育之成行 。
如果未熟 , 介在青黄 。
病时揽手 , 酸心结肠 。
但呼儿辈 , 各务为良 。
又次所怀 , 好亲至爱 。
或属素恩 , 或多劳瘁 。
大小亲疏 , 均待报赉 。
总兹所述 , 盛德所辉 。
以秉悃忱 , 则效不违 。
致于所恨 , 必补遗缺 。
念兹在兹 , 此心不越 。
养育深恩 , 春晖朝霭 。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
呜呼吾母 , 母终未死 。
躯壳虽隳 , 灵则万古 。
有生一日 , 皆报恩时 。
有生一日 , 皆伴亲时 。
今也言长 , 时则苦短 。
惟挈大端 , 置其粗浅 。
此时家奠 , 尽此一觞 。
后有言陈 , 与日俱长 。
尚飨! 祭妹文 袁枚 乾隆丁亥冬 , 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 , 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 ,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 , 遇人仳离 , 致孤危?落;虽命之所存 , 天实为之 , 然而累汝至此者 , 未 尝非予之过也 。
予幼从先生受经 , 汝差肩而坐 , 爱听古人节义事 , 一旦长成 , 遽躬蹈之 。
呜 呼!使汝不识诗书 , 或未必艰贞若是 。
余捉蟋蟀 , 汝奋臂出其间 , 岁寒虫僵 , 同临其穴 。
今予殓汝葬汝 , 而当日之情形 , 憬然 赴目 。
予九岁 , 憩书齌 , 汝梳只髻 , 披单缣来 , 温缁衣一章 。
适先生?L户入 , 闻两童子音琅 琅然 , 不觉莞尔 , 连迷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 , 汝在九原 , 当分明记之 。
予弱冠粤行 , 汝掎 裳悲恸 。
逾二年 , 予披宫锦还家 , 汝从东厢扶案出 , 一家瞠视而笑 , 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 长安登科 , 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
凡此琐琐 , 虽为陈迹 , 然我一日未死 , 则一日不能忘 。
旧事 填膺 , 思之凄梗 , 如影历历 , 逼取便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