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文化,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

1、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文化遗产也称为文化资产,是指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文化的保持价值 。每个民族以及城市都有着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遗产 。河南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在哪里有着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 。那么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呢?
1、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 。龙门石窟是洛阳必去的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其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前后历经7个朝代400余年的光阴 , 才形成了如今似史诗般恢弘的摩崖群雕 。如今,景区内仍存有佛像10万余尊,窟龛2345个 , 是佛教艺术中最珍贵的遗存,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2、 安阳殷墟景区 。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 , 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因在20世纪初期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除了甲骨文之外 , 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都城建筑遗址和青铜器等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文物,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3、 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分布于嵩山腹地及周围,包含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以及观星台等多处古建筑 。
4、 中国大运河河南段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也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
5、 丝绸之路河南段 。丝绸之路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是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其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
好了 , 以上就是河南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点了,不知道你都有去过了吗?据了解,目前新乡潞简王墓、林州红旗渠、开封明清城墙、南阳赊店万里茶道也在申遗 , 你又看好哪一个呢?

河南的文化,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章插图
2、什么是河南文化?河南文化指的应该就是河南的历史,地理以及非物质遗产文化 。
在中国文化方面,100年看上海 , 1000年看北京,3000年看河南 。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河南历史悠久 , 文化厚重 。三皇五帝在这里定都生息,很多历史名人在这里诞生 。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四个:洛阳、开封、安阳、郑州 。名胜古迹众多,如洛阳白马寺、嵩阳书院、龙门石窟、关林,开封的铁塔公园、龙亭、包公祠、禹王台,安阳殷墟,南阳武侯寺 , 郑州少林寺、中岳庙、商城遗址,淮阳伏羲陵,等等 。不夸张地说 , 河南地下都出都是文物 。
河南的文化,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章插图
3、河南民俗文化有哪些?河南民俗文化如下:
1、小相狮舞
小相村位于鲁庄镇南部约八华里处,南临登封,西望偃师,是个居住有三千多口人的村庄 。该村历史悠久,是春秋时期的胥靡邑 。后因汉丞相萧何曾在此歇马住宿,取名萧相庄,再后来沿革为小相 。
2、惠济剪纸
惠济区剪纸艺术的主格调是喜庆而热烈,幸福且吉祥 。其色彩主要是大红大绿奇艳无比,最适宜用于装扮春节、灯节、婚礼 , 以及绣制老虎帽、云雀鞋、花肚兜、枕头、衣边等等 。其技艺延续,世代传承,千百年来都是老人教晚辈,姐妹相互学 。
3、摸摸会
“摸摸会”流传在郑州登封市的一项传统民俗,“会”场位于中岳崇山九龙潭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日夜,人们从十里八村纷纷赶来,从十四日黄昏,通宵达旦一直到第二天还不肯散去 。说起"夜摸会",自然有它的来历 。据当地人说,过去有不少女子婚后不孕 , 生儿育女是女人的天性,女人不会生育是极为痛苦的事情,但难以言表 。
4、超化吹歌
河南新密流淌的溱河、洧水,孕育了太多的文明 , 超化吹歌就是其一 。吹歌是中国的一种十分古老的吹奏乐演奏形式,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的组合,大约起源于商周时期,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中超化吹歌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 , 超化吹歌大约起源于北朝,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组合的宫廷音乐 。
5、洛神传说
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 。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 。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
河南的文化,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章插图
4、河南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1、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 , 殷墟刚刚拿到,嵩山、云台山是世界地址公园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 。
2、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市东郊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之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 。
3、汉光武陵原称原陵,又称汉陵,位于洛阳市北20公里处的孟津白鹤乡 , 南依邙山,北临黄河,总占地约6.6万平方米 。
4、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因在20世纪初期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
5、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分布于嵩山腹地及周围,包含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以及观星台等多处古建筑 。
河南的文化,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章插图
5、河南有什么文化遗产?1、唐三彩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 , 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 。
2、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俗称“说书”,河南传统地方曲种之一 。
河洛大鼓是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 , 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传统音乐 。其演唱艺术形式有十一种词牌 , 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刘公案》、《双打擂》、《大红袍》、《大八义》、《小八义》等 。
河洛大鼓发源于河南偃师,兴于巩义,流行于洛阳、孟津、登封等地 。2006年5月20日,河洛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2 。
3、豫剧
 豫剧发源于中原(河南开封) 。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与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 。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
4、大平调
大平调起源于明代中期 , 主要流行于豫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冀南等地,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梆子腔系统,因比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的音调低,故称大平调 。它的音乐板式结构多与豫剧相同,艺术风格则比豫剧更加粗犷火爆 。
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大平调、西路大平调和河东大平调 。
5、汝瓷烧制技艺
汝瓷烧制技艺,河南省汝州市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汝瓷之所以名贵,除了历史上汝官瓷烧制时间短、传世品少外,更重要的是它的烧制技术难度大 。
【河南的文化,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在烧制过程中,不仅与当地当时的气候、温度、湿度、风力、水质燃料有很大关系,而且如何把握制釉的黏度和流动性烧制熔融温度和铁还原的科学原理及保温慢冷的析晶过程等,都直接影响着汝瓷青瓷乳珠的形成和青瓷釉的成色,这一烧制技艺使汝瓷享誉千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