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复习( 三 )


微风过处 , 送来缕缕清香 ,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5. 月光如流水一般 ,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
6.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朱自清《荷塘月色》) 7. 越国以鄙远 , 君知其难也 。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 君之薄也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行李之往来 , 共其乏困 , 君亦无所害 。
8. 夫晋 , 何厌之有?既东封郑 , 又欲肆其西封 , 若不阙秦 ,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 唯君图之 。
9. 因人之力而敝之 , 不仁;失其所与 , 不知;以乱易整 , 不武 。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0. 今其地方千里 , 百二十城 ,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由此观之 , 王之蔽甚矣! 11. 群臣吏民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 闻寡人之耳者 , 受下赏 。
12. 令初下 , 群臣进谏 ,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 虽欲言 , 无可进者 。
13、燕、赵、韩、魏闻之 , 皆朝于齐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14.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 , 奉厚而无劳 , 而挟重器多也 。
(《触龙说赵太后》) 15、不违农时 , 谷不可胜食也 。
数罟不入?闯兀惚畈豢墒な骋病8?镆允比肷搅郑哪静豢墒び靡病?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6、故木受绳则直 , 金就砺则利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荀子《劝学》) 17.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18.假舆马者 , 非利足也 ,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 非能水也 , 而绝江河 。
君子生非异也 , 善假于物也 。
19、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 不积小流 , 无以成江海 。
20、骐骥一跃 , 不能十步 , 驽马十驾 ,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 朽木不折 , 锲而不舍 , 金石可镂 。
(荀子《劝学》) 21、蚓无爪牙之利 , 筋骨之强 , 上食埃土 , 下饮黄泉 , 用心一也 。
(荀子《劝学》) 第二册 22、斩木为兵 , 揭竿为旗 , 天下云集响应 , 赢粮而景从 。
2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身死人手 , 为天下笑者 ,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贾 谊《过秦论》) 24、今者项庄拔剑舞 , 其意常在沛公也 。
25、大行不顾细谨 , 大礼不辞小让 。
如今人方为刀俎 , 我为鱼肉 , 何辞为?(司马《鸿门宴》) 26、是日也 , 天朗气清 , 惠风和畅 。
仰观宇宙之大 , 俯察品类之盛 , 所以游目骋怀 , 足以极视听之娱 , 信可乐也 。
(王羲之 《兰亭集序》) 2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齐彭殇为妄作 。
后之视今 , 亦由今之视昔 , 悲夫!(王羲之 《兰亭集序》) 28、既自以心为形役 , 奚惘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 知来者之可追 。
实迷途其未远 , 觉今是而昨非 。
(陶潜《归去来兮辞》) 29、富贵非吾愿 , 帝乡不可期 。
怀良辰以孤往 , 或植杖而耘耔 。
登东皋以舒啸 , 临清流而赋诗 。
(陶潜《归去来兮辞》) 30、舟遥遥以轻飏 , 风飘飘而吹衣 。
问征夫以前路 , 恨晨光之熹微 。
(陶潜《归去来兮辞》) 31、引壶觞以自酌 , 眄庭柯以怡颜 。
倚南窗以寄傲 , 审容膝之易安 。
(陶潜《归去来兮辞》) 32、策扶老以流憩 , 时矫首而遐观 。
云无心而出岫 , 鸟倦飞而知还 。
景翳翳以将入 , 抚孤松而盘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