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朋友间相互理解的古诗词 形容朋友聚会的古诗词

形容朋友间相互理解的古诗词 形容朋友聚会的古诗词

表示朋友间相互切磋的古诗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 , 绿竹猗猗 。
有匪君子 , 如切如磋 , 如琢如磨 。
瑟兮僩兮 , 赫兮咺兮 ,  有匪君子 , 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 , 绿竹青青 。
有匪君子 , 充耳琇莹 , 会弁如星 。
瑟兮僩兮 , 赫兮咺兮 ,  有匪君子 , 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 , 绿竹如箦 。
有匪君子 , 如金如锡 , 如圭如璧 。
宽兮绰兮 , 猗重较兮 , 善戏谑兮 , 不为虐兮!赏析:《诗经》中有许多人物的赞歌 , 称赞的对象也很广泛 。
其中重要一类被称颂的对象 , 是各地的良臣名将 。
先秦时代 , 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走向统一的时代 , 人们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 。
在那样一个时代 , 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能臣良将身上 。
赞美他们 , 实际上是表达一种生活的向往 。
《淇奥》便是这样一首诗 。
据《毛诗序》说:“《淇奥》 , 美武公之德也 。
有文章 , 又能听其规谏 , 以礼自防 , 故能入相于周 , 美而作是诗也 。
”这个武公 , 是卫国的武和 , 生于西周末年 , 曾经担任过周平王(前770—前720年)的卿士 。
史传记载 , 武和晚年九十多岁了 , 还是谨慎廉洁从政 , 宽容别人的批评 , 接受别人的劝谏 , 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 , 人们作了这首《淇奥)来赞美他 。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子贡曰:“贫而无谄 , 富而无骄 , 何如?”子曰:“可也 。
未若贫而乐 , 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曰:《诗》云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告诸往而知来者 。
”告诸往而知来者 。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 , 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 , 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 , 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
”子贡说:“《诗》上说 , ‘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 , 切磋它 , 琢磨它’ , 就是讲的相互切磋 。
供参考 。
...
表达朋友间深厚友谊的诗句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文赏析】 公元七五五年 , 李白因受排挤离开长安 , 十年来游遍大江南北 , 每到一个地方 , 广泛交结朋友 , 汪伦就是其中一个 。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汪伦离别之际 。
汪伦脚踏地打着拍节 , 为李白送行 。
看到这种场面 , 李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 当场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作为感谢 。
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 , 后两句抒情 , 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 。
妙处在于结句的比物手法的运用 , 将无形的情谊转换为生动的形象 , 空灵、自然而耐人寻味 。

【形容朋友间相互理解的古诗词 形容朋友聚会的古诗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惟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 , 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 , 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 , 他眼里的世界 , 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 。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 , 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
诗人送友人远行 , 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 , 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
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 , 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 。
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结交在相知 , 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丈夫志四海 , 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唐.王勃>相知无远近 , 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少年乐新知 , 衰暮思故友------唐.韩愈>以文常会友 , 唯德自成邻------唐.祖咏>人生结交在终结 , 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人生交契无老少 , 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友如作画须求淡 , 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折花逢驿使 , 寄与陇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