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有个巫 诗词大师巫( 三 )


另外,鬼诗,基本是不提到鬼、坟、墓等字,乍一看,还真看不出是鬼诗来 。
如果说马缨花这首还很含糊,那么以下这几首就轮廓清晰了,不同的鬼不同的情感,让人陡生叹惋 。
看看鬼的还乡,注意,绝对不是还乡团式的仇杀和降祸,只是在萧索中回忆 。
旧时衣服尽云霞,不到还乡不是家,今日楼台浑不识,只余古木记年华 。
还有无家可归的鬼,有点人间“等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的味道 。
奈何夜间没有杜鹃,只好拿猫头鹰代替了 。
柳色青青草色黄,漫漫何处是家乡,山枭啼罢五更冷,趁月归来夜有霜 。
这个是一个孤独的鬼,亲人远去,荒郊野岭,连个唠嗑拉呱的人都没有,晚景凄凉啊 。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流水涓涓芹努牙,织鸟西飞客还家,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 。
“表独立于山之上”,“思公子兮徒罹忧” 。
此刻,这个鬼在想什么呢,或许和九歌中的山鬼一样,在思念阻隔的情人? 草根露下阴虫急,夜深悄映芙蓉立 。
湿萤一点过空塘,幽光照见残红泣 。
是为了一件衣服?还是感叹阳世不在的青春?抑或思念双亲?难道逝去的只有青春么?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
爷娘送我青枫根,不见青枫几时落,当日刺绣衣上花,今日为灰不堪者 。
清代鬼诗很多,比较经典的,选出了这几个 。
最后附上鬼诗鼻祖李贺的一个鬼诗:幽兰露,如啼眼 。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 。
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
油壁车,夕阳待 。
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
这个是李贺写的《苏小小墓》,关于苏小小,将在下一篇文章里讲到.想在诗联丛话那一贴下面发,奈何总是提示说回复超长,只好另起炉灶,见谅.又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二云:“吴人吕文兆熊三十年旧交也,性情孤冷,举止怪僻 。
一夕席间,吕举一令,各诵鬼诗,如:‘下有百年人,长眠不觉晓’ 。
‘自怜长夜客,泉路以为家’ 。
‘寒食何人奠一卮,骷髅戴土生春草’ 。
‘自去自来人不知,归时惟对空山月’ 。
‘西山一梦何年觉,明月堂前不见人’之类 。
余后举明人焰口诗:‘有身无首知是谁,寒风偏射刀伤处’ 。
吕拍案叫绝,以为驾长吉而上之.” 李贺被称为"诗鬼",他的鬼诗可谓著名了.苏小小墓 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
油壁车,夕相待 。
冷翠烛,劳光彩 。
西陵下,风吹雨 。
李贺的“鬼”诗,总共只有十来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 。
然而“鬼”字却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被人目为“鬼才”、“鬼仙” 。
这些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应当怎样评价,也成了一桩从古至今莫衷一是的笔墨公案 。
其实,李贺是通过写“鬼”来写人,写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情 。
这些“鬼”,“虽为异类,情亦犹人”,绝不是那些让人谈而色变的恶物 。
《苏小小墓》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
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名妓 。
李绅在《真娘墓》诗序中说:“嘉兴县前有吴妓人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 。
”全诗由景起兴,通过一派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 。
前四句直接刻画苏小小的形象 。
一、二两句写她美丽的容貌:那兰花上缀着晶莹的露珠,象是她含泪的眼睛 。
这里抓住心灵的窗...
仙剑奇侠传3里面的诗句有没有人记得?古诗中描写丁香的名句有:丁香体柔弱,乱枝结犹垫 。
——(杜甫《江头五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