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农作物丰收的诗词 描写秋天丰收的古诗词( 四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2、注释: 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 。
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
作者闲居带 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 。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 。
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 。
而贯彻全篇的却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 。
作者善于抓住夏夜山乡的特点,又理解农民对丰收的热望,加上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临其境,馀味无穷 。
《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
“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
” 别枝:旁枝 。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
社,土地神庙 。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
旧时茆店:过去很熟悉的那一所茅草店 。
见:同“现” 。
3、译文1: 明亮的月光惊动了树枝上的熟睡的鹊儿,轻轻吹拂的夜风中不时送来阵阵蝉鸣 。
【描写农作物丰收的诗词 描写秋天丰收的古诗词】
在稻花香里,听到连着一片的蛙声,好像他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 。天边挂着七八个星星,山前飘落着两三点小雨 。
往日在社林边的乡村小客店,在山路转过溪桥的地方忽然出现 。
译文2: 明亮的月光惊动了正在拣枝的鸟鹊,半夜的风吹醒了蝉儿 。
稻花飘香,一片蛙声,在诉说丰收 。
乌云出来了,天边只剩七八个星星,山前已有两三点雨了 。
急忙转个弯,过了一座桥,在一片树林旁边,忽然出现了一间熟识的、可以躲雨的茅屋 。
译文3: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 。
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 。
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 。
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 。
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 。
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
译文4: 明月照射斜枝上的喜鹊, 使它惊飞不安, 一阵阵的蝉叫,被半夜的清风传来耳畔 。
稻花的香气,送来丰收的信息, 高唱丰年之歌,蛙声连成一片 。
七八个星星,闪烁在远处天边, 两三点雨滴,洒向山峰的前沿 。
往日,社林旁边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转过溪边石桥,突然出现面前 。
4、辛弃疾生平见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
5、《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 。
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 。
“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 。
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 。
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 。
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 。
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 。
“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 。
在全首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 。
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 。
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 。
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 。
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 。
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 。
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 。
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 。
正在愁雨,走过溪桥,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 。
- 恩爱 诗词 夫妻恩爱的古诗词
- 描写自由古诗词 经典的诗句
- 描写南方春天的古诗词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 池塘 诗词 荷叶 诗词
- 改革形势大好的诗词名句 描写形势大好的古诗词
- 描写铜雀台 诗词 铜雀台诗词
- 描写夫妻恩爱古诗词 描写夫妻恩爱的文章
- 午后阳光的古诗词 午后阳光的优美句子
- 决不妥协的诗词 语句 描写诗词的语句
- 古装武媚娘配的诗词 描写武媚娘经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