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府诗词大赛 台州市诗词大赛( 二 )


过大桥,行数十里,到达一大城阙,横匾上有“广寒清虚之府”几个大字,罗公远对玄宗说:“此乃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素衣飘然,婀娜多姿,随音乐翩翩舞于广庭中 。
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记仙女优美舞曲,回到人间后,即命伶官依其声调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霓裳羽衣曲》,成为千古佳话,月宫从此也有“广寒宫”之称 。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
杜甫《月》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开钩 。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
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阶夜色...
关于中秋节的典故和诗句中秋诗词欣赏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
中秋之神话传说主要有: 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见于《淮南子·冥览训》,只有一句话:“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
”后世在传说中演绎出多种不同的版本,故事变得愈发有声有色 。
举一例:相传嫦娥之夫后弈为神射手 。
上古时十日同现,庄稼枯死,民不聊生,神射手后羿请缨一气射下九日,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
英雄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而他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
当时,后弈的追星族不少,自然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只是鱼龙混杂,一位叫作蓬蒙的心术不正之徒也混了进来 。
话说后弈成了知名人士后,还从昆仑王母处获赠一包不死药 。
据说服下此药能升天成仙 。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趁机闯入内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
嫦娥无奈,将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
仙药果然疗效惊人,嫦娥的身子即刻产生离心力,飘离地面,夺窗而去 。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
后弈得知后已无可挽回,他悲痛万分之后 。
在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妻子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月宫 。
百姓们闻知后也纷纷效仿,一同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
在其它的版本中,也常见到将嫦娥描述成反面角色的,不过,最受民间欢迎的,还是各种经过修饰、加工,使嫦娥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的版本 。
《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 。
将往,枚占于有黄 。
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 。
’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
”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在《嫦娥》中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因此,月宫也称“蟾宫” 。
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神奇的自愈功能 。
有西河樵人吴刚,醉心于仙道却修习不力,被放逐月宫,伐桂树作为劳改 。
仙诣:“若伐倒桂树,就可获仙术 。
”(比刁难苏武的匈奴人高明多了 。
)结果如诸位所料,日复一日地,吴刚便在这月宫住了下去,这个故事再也没有尽头 。
【玉兔捣药】“玉兔捣药”为道教掌故之一 。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 。
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
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
在道教中,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 。
另说,很久以前,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