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代表诗词 李煜诗词全集

李煜代表诗词 李煜诗词全集

求李煜的代表词最有代表性的是这几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 。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用一句恰当的话形容李煜 用“粗服乱头”来形容李煜的词最恰当不过 。
每每细读李煜的词作,不无觉得是在翻阅着一个帝王的成长与血泪史 。
从最初的《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到《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从一个江南大国的皇子,南唐属国的皇帝,沦为破国亡家的降臣,四十二年间,李煜仿佛是做了一个繁华但又凄凉的梦 。
在这一场梦中,虽没有身为帝王应有的魄力,但为后人留下了为数不多却堪称是词坛不朽的词作,国后的词作尤其是其亡国后的词作 。
李煜的词作在词坛上的影响力,不亚于唐朝杜甫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
”晚清王鹏运亦在《半塘老人遗稿》中所说:“盖间气所钟,以谓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矣 。
”李煜的亡国后的词作,从字里行间不无透露着真率的情绪与血泪的倾述 。
因为真率,所以他的倾述毫无做作,因而即使是了了数语,亦能让人忘却他是一个亡国帝王,只记得他是一个词中的苦情者 。
在词作中,李煜是如何将性情中的真率融入不幸的命运遭际中,使得词的情感深度加深,词境与众不同?本文将对李煜亡国后词作进行探究分析 。
一、巧用白描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
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
”用“粗服乱头”来形容李煜的词最恰当不过 。
细读李煜的词,不难发现,他极少用典,而多用平直的白描手法 。
白描手法丝毫没有减少李煜词作的风彩,反而更显出他的“神秀”(王国维),因而使得他的真率和血泪自然流露 。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就是体现其白描手法的很好例子 。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
子规啼月小楼西 。
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 。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 。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整首词共写了16种意象,通过对这16种意象的描写串联,将一副帝王与繁华盛景作最后告别的迷烟袅袅、欲语无言的别离图形象地描写出来 。
全词不着一字华丽修辞,更无重文叠字,一切都是娓娓道来,全无人工砌凿痕迹 。
这就是李煜的过人之处 。
词中“樱桃”、“金粉”、“凤凰儿”等意象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煜再熟悉不过的,因而运用起来如鱼得水 。
意象的串联,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帝王对过往酒醉金迷生活的不舍,对从此成为阶下囚的恐慌 。
回首恨依依,不是恨人,只是恨从此太平不在 。
在自己命运如直坠地狱的时刻,李煜似乎没太多的顾忌,只是一如既往地坦率地表达自己的心绪,沿袭了自己一贯的写词作风,真率之至 。
真率之余,却又不可忽视其中的化不开的愁去惨淡 。
如果说《临江仙》是意象的白描,那《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就是其感情的白描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枝作烟萝 。
几曾识干戈 。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
最是他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
“几曾识干戈”,试问世上有几个帝王敢如此呼出这样一句辩解?只有李煜,只有他才敢如此 。
面对国破家亡,自己的无力回天,归为一句“几曾识干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