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圭 诗词 王圭( 八 )


宋·刘宰秀峙交翠屏 , 清冷响寒玉 。
明·吴与弼跨涧饮列虹 , 方池浸寒玉 。
清·徐釚春烟苍茫春树绿 , 水煖芹芽白如玉 。
元末明初·刘基吴兴之竹乃非竹 , 吴兴昔年面如玉 。
元·虞集有酒今不同 , 思君莹如玉 。
唐·韦应物谁将汉女嫁胡儿 , 风沙无情貌如玉 。
宋·欧阳修但愿长如天上月 , 年年此夕光如玉 。
金末元初·元好问岩下桃花红 , 溪流碧如玉 。
宋·满执中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 , 千年波底色如玉 。
唐·贯休汝从何方来 , 笑齿粲如玉 。
宋·苏轼明日且复留 , 长安米如玉 。
宋·晁冲之嬉戏修竹丛 , 不知身如玉 。
当代·陈永正清秋霁凉雨 , 涧底石如玉 。
元末明初·刘基夫婿轻薄儿 , 新人已(一作美)如玉 。
唐·杜甫三十为近臣 , 腰间鸣佩玉 。
唐·白居易谁云十三弦 , 音节如佩玉 。
宋·苏轼如王公大人 , 冠冕而佩玉 。
宋·洪咨夔含香仍佩玉 , 宜入镜中行 。
唐·刘商豁情恬佩玉 , 冲斗久惊镡 。
明·释今无嘉宾苍佩玉 , 盛馔紫驼峰 。
宋·秦观芷兰成佩玉 , 茅苇当雕梁 。
宋·郭印诸郎方佩玉 , 夫子亦专城 。
宋·释宝昙客中久不闻丝竹 , 此夕逢君吹紫玉 。
明·高启画船昨泛湘江曲 , 江上萧疏森紫玉 。
明·何乔新菊芽伏土糁青粟 , 杞笋傍根埋紫玉 。
宋·杨万里斧柯千古遗仙局 , 云暗半山含紫玉 。
宋·程俱神丹有馀光 , 入地茁紫玉 。
宋·罗公升溪藤卷霜缯 , 山骨琢紫玉 。
宋·范成大 祁门篆籀苍劲铭其背 , 八角廉棱截紫玉 。
清·金永爵中秋五夕前 , 寻凉登紫玉 。
明·释函是时时出向城西曲 , 晋祠流水如碧玉 。
唐·李白并抽新笋色渐绿 , 迥出空林双碧玉 。
唐·李颀疑此是芝田 , 年年生碧玉 。
宋·吕陶披海出珊瑚 , 贴天堆碧玉 。
唐·吴融白玉吹香连碧玉 。
元·许有壬红小阑干知几曲 。
声声敲碧玉 。
宋·陈东甫两山叠青莲 , 一水折碧玉 。
清·岳礼丹崖与翠嶂 , 壁立削碧玉 。
清末民国初·康有为中色比黄金 , 清心映碧玉 。
明·王世贞瀑布挂崖间 , 飞空作碧玉 。
明·区必傅萧萧美人脱凡俗 , 蕉姓称罗各碧玉 。
明·唐寅昔时刘碧玉 , 贪嫁汝南王 。
明末清初·屈大均淇水流碧玉 , 舟车日奔冲 。
唐·李白有山浮碧玉 , 亘古屹中流 。
宋·吴芾
“羽扇纶巾”说的是周瑜,还是诸葛亮?诸葛亮“羽扇纶巾”指诸葛亮或者周瑜的问题 , 近年来学术界争论较大 。
有论者认为:“‘羽扇纶巾’并不是诸葛亮专用的 , 这里当然也就不一定要讲成是诸葛亮 。
从‘遥想公瑾当年’到‘樯橹灰飞烟灭’ , 一气呵成 , 只写了一个人 , 就是周瑜 , 写他风雅闲散 , 谈笑自若 , 运筹于帷幄之中 , 很容易地就挫败了敌人 。
”[7]此说值得商榷 。
汉魏无“纶巾”之名 , 史称“葛巾” 。
晋人张华《博物志》卷九云:“汉中兴 , 士人皆冠葛巾 。
建安中 , 魏武帝造白巾合 。
于是遂废 , 唯二学书生犹著也 。
”这种情况延续至晋 , 宋人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御览》卷三三六“国子祭酒”条引《齐职仪》云:“晋令 , 博士祭酒掌国子学 , 而国子生师事祭酒执经 , 葛巾单衣 , 终身致敬 。
”“葛巾”与“羽扇”相连 , 则是诸葛亮 。
同书卷七○二“巾类”条引《蜀书》云:“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 , 将战 , 宣王戎胡莅事 , 使人视武侯 , 乘素舆 , 葛巾毛扇 , 指挥三军 , 皆随其进止 。
”又“扇类”条引晋人裴启《裴子语林》云:“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 , 将战 , 武侯乘素舆 , 葛巾白羽扇 , 指麾三军 , 皆随其进止 。
”陈寿《三国志》中的魏、蜀、吴三书 , 在宋代以前是各自单独传世的 , 见《旧唐书·经籍志》著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