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金猴奋起千( 二 )


“何”可表感叹,殊有姿色,遂与阁下丁丰,也经康生转给了毛泽东 。
毛泽东回信说,主要是针对“千刀当剐唐僧肉”一句而来 。
“当”,人们都理解为应当,封敌慈悲对友刁”是说唐僧的糊涂态度 。
第二联“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是税唐僧的糊涂行为深深地伤害了孙大圣,致使白骨精三次脱逃 。
唐僧伤害了朋友放跑了敌人,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第三联告诉我们,尽管他“对敌慈悲”、 “精逃白骨累三遭”,但妖精并没有放过他,反而使他面临千刀剐肉之厄;而孙大圣并没有因为唐僧“对友刁”,及“咒念金箍闻万遍”而弃其危而不顾,反而在唐僧将被“千刀”剐肉之时,大展神威拯救了他 。
道一联上句写出了唐僧 “人妖颠倒是非淆,封敌慈悲封友刁”的恶果,下句突出了孙大圣救唐僧于灭顶之时的深明大义,并进一步反衬出唐憎的糊涂 。
第四联两句直接对上三联的叙述进行评论,所谓“教育”是对今天的观众而言,也是对唐...
毛泽东诗词中提到孙悟空的毛泽东与郭沫若多有诗词唱和,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关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剧的诗作 。
1961年10月18日,郭沫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第一次观看浙江省绍兴剧团演出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10月25日写了《七律·看》: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
郭沫若并以他与毛泽东特殊的文字交情,将此诗呈献给了毛泽东 。
这时,毛泽东也观看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剧,见到郭氏的七律后,他也诗兴大发,于1961年11月17日挥毫写下《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
金猴奋起千钓棒,王宇澄清万里埃 。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
毛泽东的这首和诗,据郭氏说:“我在1962年1月6日在广州看到,是康生同志抄示给我的 。
”[1]读了毛泽东的和诗后,郭沫若当天即用毛诗的原韵,又和了一首十律:赖有睛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 。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
郭氏此诗,也经康生转给了毛泽东 。
毛泽东回信说:和诗好,不要“千刀当剐唐僧肉”了 。
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 。
郭沫若又在《“玉宇澄清万里埃”——读毛主席有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一首七律》一文中说:看到舞台上的唐僧形象实在使人憎恨,觉得也其是值得千刀万剐 。
这种感情,我是如实地写在诗里面了 。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这就是我对于把“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的“唐僧”的判状 。
但对戏里的唐僧这样批判是不大妥当的 。
戏里的唐僧是受了白骨精的欺骗,因而把人妖颠倒了,把敌友混淆了 。
他是蠢人做出了蠢事 。
在戏的后半,白骨精的欺骗当场揭穿时,唐僧也就醒悟过来,知道悔恨,并思念孙悟空 。
……假如颠倒黑白,淆乱是非,以敌为友,以友为敌,不是像唐僧那样受了敌人的欺骗,而是投降了敌人,和敌人一个鼻孔出气,那就完全不同了 。
像这样有意地颠倒黑白、淆乱是非的人,他本身就是白骨精,或者是替白骨精服务的变相妖怪 。
我们就不应该把对于这种人的看法,和戏里的唐僧形象等同起来 。
主席的和诗,便是从事物的本质上,深一层地有分析地来看问题的 。
主席的和诗,事实上是改正了我的对于唐僧的偏激的看法 。
总之,在对待戏里的唐僧问题上,郭沫若的第一首七律认为唐僧 “真是值得千刀万剐”;在读了毛泽东的和诗之后,他才深受教育,改变了对唐僧的偏激看法,懂得“僧是愚氓犹可训” 。
三十年来,各种各样的毛泽东诗词注释,于此和诗下都是按照郭氏此说来解释的,以突出郭沫若的偏激而勇于改过,毛泽东的英明而善于诱导 。
但是,认真地分析郭沫若的《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原诗,人们就会发现上文所引郭沫若对自己诗作的解释是有问题的,毛泽东的和诗实质是误解了郭沫若的诗句,而郭氏对自己诗作加以曲解实在是有其苦心 。
以下就此试为论证 。
毛泽东对郭诗的批评,主要是针对“千刀当剐唐僧肉”一句而来 。